陳國祥/郭臺銘的總統夢?
●陳國祥/政大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臺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社董事長、選委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北市政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時報育才董事長。現爲傳媒顧問。
2020總統大選真是驚奇不斷。正當韓國瑜是否參選以及如何優雅進場稍有眉目,企業家郭臺銘突然宣稱:「媽祖有託夢,要我出來爲受苦受難的老百姓做好事,帶給臺灣和平繁榮」,而他「一定會遵照媽祖指示做」。這個舉動不僅投下震撼彈,簡直突如其來投下一顆原子彈。
郭臺銘曾對是否參選2020年總統選舉時表示「要去問關公、問媽祖」,現在問出答案了。他表示和媽祖心有靈犀,也應接受媽祖的精神,一定要來爲受苦受難的老百姓做好事,給年輕人希望、兩岸和平維持,要給臺灣和平繁榮,和平繁榮後經濟自然會好。
他自稱「如同是媽祖的義子」,在媽祖信衆普及的臺灣,他運用民間信仰的話語很能打動一些人,但在更多民衆的認知中,他雖然是ㄧ個成功的企業家,但兩個領域大不同,他未必可以成爲成功的政治家;如果順利轉軌進入政治領域卻不適任,則臺灣將失去一個傑出的企業家,多了一個失敗的政客。
郭臺銘如果參選總統,他說要參加國民黨初選,不會接受徵召。如此一來,國民黨就必須老老實實辦初選,徵召韓國瑜的巧徑就行不通了,而韓國瑜先前已經言明自己不會參加初選,那他參選的路子就卡住了。所以,郭臺銘必須先和朱立倫及王金平拼初選,除非兩人都不應戰。過了國民黨初選這一關,他還要和民進黨候選人或者加上柯文哲廝殺,是否如願當選尚未可知;即使當選,他會是一個成功的總統嗎?
一般人認爲,政府畢竟不是企業,運作的目標與方式截然不同,當慣大老闆的人,所有員工對他唯命是從,所有規章任他修訂,而政府的運作不能如此靈活變通,權力是分散且相互制衡的,參與決策形成與法律的修訂多方面的主體參與,任何法律修訂都必須走過冗長且須相互妥協的過程;政府的目標是多元的,不是純粹盈利,還要處理利益分配等極其複雜而尖銳對立的問題。
對於像郭臺銘這種在全球擁有八百多家企業的大資本家而言,利益衝突問題更是盤根錯節,他所面對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川普,畢竟川普主要是經營地產,相對單純。政府行爲和個人企業利益之間的關係,先不說他在威斯康辛州的新投資引發的臺灣和美國關係問題,就以兩岸關係而論,他在大陸多處大規模投資設廠,光是僱用的員工就有百萬之譜,萬一他當上總統,在處理兩岸關係時,如何能擺脫其中牽涉的利益迴避問題?即使他想回避,不同政治立場者如何能信服?所謂「賣臺」之說,現在只是政治鬥爭的語言,未來可能變成貨真價實的指控。光是這一點,他就無法超越個人利益糾葛的質疑,這如何能讓人民放心或放任?
當然,以他經營企業的長才、經驗與人脈,當總統必定可以建構全新的系統性經濟發展策略,也可提升政府效能,有助於改善企業經營的環境。尤其是臺灣多年來陷入政治鬥爭的困境中,從政治的議題到政府的職能都嚴重被泛政治化的因素所綁架,他當總統若能使臺灣擺脫政治惡鬥的羈絆,並多從經濟面突破發展困局,同時注入一些「商人價值觀」,或許可爲臺灣經濟注入可長可久的發展動能。但以臺灣目前的政治文化與政權爭奪方式,這套商人價值觀可以被接受嗎?可以順暢運行於政府體制中嗎?
所謂「商人價值觀」至少包括:商人無祖國,臺灣是有強烈民族主義傾向或愛臺情操的政治社會,焉能接受?其次,創富先於分配,因爲沒有財富的創造,就沒有可分配的財富。然而,選舉是搶人頭的遊戲,多數民衆都以個人利益考量投票對象,豈能接受不重利益分配與取悅的候選人?還有,開放優於一切。生產過程打破國界,資源自由調度,產品最終組合地方以及市場行銷全然依據成本效益考量。如此一來,當前兩岸之間設定的種種壁壘勢必拆除,反對黨豈不鳴鼓而攻之?
郭臺銘最不適任總統之處,還不是他根深蒂固的商人價值觀與臺灣政治文化格格不入,而在於他長期當大老闆養成的唯我獨尊、以我是從的人格特質與行爲模式。民主體制原本存在多元利益的競逐,也涉及多元價值的對壘與融合,斷無單一勢力主導一切、單一價值獨領風騷的可能。欲達於此,參與遊戲者必須相互尊重、包容,彼此協商、妥協,才能維持體系的平順運轉。郭臺銘最缺的正是民主性格,他獨斷、霸道、強橫,完全無法委屈自己,讓步妥協。這種人格特質的人根本無法成爲良好的政府領導人,反將成爲裂解政府的負面因子。
臺灣陷入發展困局既深且久,以郭臺銘的才具、視野與氣魄,應可在總統的至尊權位上大破大立,促使臺灣改弦更張。但是,他當選總統之後,如果不能翻轉自己,把自己改造成適合體制運作的賢良領導人,並將使政治鬥場與政府運作陷入極度紊亂與爆裂的困境中,不僅未見其利,還將蒙受大害。求求媽祖,保佑臺灣!
熱門推薦》►郭臺銘、韓國瑜參選2020誰更穩定耐打?
►看更多【陳國祥】專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