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雪村:平替背後的消費亂象與反思

【“平替”消費現象:是實惠還是陷阱?】 “平替”消費在年輕人中興起,最初見於美妝和穿搭領域,如今已滲透至各消費市場。 成都邛崍“雪村”宣傳與實際不符,類似翻車案例不少。如廣西“天空之城”、杭州“埃菲爾鐵塔”等。 調查顯示,15.07%消費者在仿建景點與自然遺產景區選擇上踩坑,11.53%在同源服裝與品牌服裝選擇上踩坑,11.29%在汽車平替方面踩坑,8.29%在護膚美妝平替上踩坑。 部分商家將“平替”異化爲消費陷阱,利用信息差售賣劣質商品。如散裝衛生巾材質差,羽絨服用飛絲替代羽絨。 社交平臺的“平替測評”常含暗箱操作,算法也推波助瀾,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平替應是推動企業創新、優化成本控制的動力,而非黑心廠商的斂財手段,消費者需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