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福林:經濟全球化逆潮挑戰下的中國選擇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 11月14-15日,在第86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上,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改院)院長遲福林發表了題爲“以高水平開放贏得未來——經濟全球化逆潮挑戰下的中國選擇”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初步測算,百萬億元級別的新增內需規模將爲未來5-15年中國實現4%-5%的經濟增長打下重要基礎,同時中國要爭取到2025年服務貿易額佔外貿總額的比重由目前的14.6%提高至20%以上。
據經濟觀察網瞭解,自1991年以來,中改院聯合相關機構共舉辦了85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圍繞經濟體制改革、企業改革、農村改革、高水平開放等問題進行專家學者交流研討。此次論壇主題爲高水平開放的中國與世界。
遲福林在演講中表示,當前,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在這個特定背景下,中國致力於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進入發展新階段,中國高水平開放有着其鮮明的特徵。他也從三方面闡釋了自己的觀點。
在擴大內需的重要性上,遲福林表示,14億人的巨大內需潛力是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重要基礎。未來5-10年,中國的經濟轉型升級處於關鍵時期並蘊藏着巨大的內需潛力。估計到2025年,中國服務型消費將達到52%左右,服務業佔比有可能接近60%,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66%左右。
不僅是國內市場。
遲福林表示,14億人的內需大市場更是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潛力的釋放,將爲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空間,也將爲經濟全球化注入更多正能量。初步測算,百萬億元級別的新增內需規模將爲未來5-15年中國實現4%-5%的經濟增長打下重要基礎。預計未來5-10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有望保持在25%-30%左右。
在制度型開放與制度性變革方面,遲福林表示,進入發展新階段,釋放14億人消費潛力的重點是服務型消費,關鍵是擴大服務業市場開放和加快服務貿易發展。“十四五”要同步推進生活性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的服務貿易開放進程,爭取到2025年服務貿易額佔外貿總額的比重由目前的14.6%提高至20%以上。同時,“十四五”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需要在服務業領域的制度型開放和制度性變革上實現重大突破。
在具體建議上,遲福林認爲,需要深化以要素市場化改革爲重點的深層次市場化改革。例如,深化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要素市場;加快改革人才管理體制,建立以人爲中心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釋放巨大的創新潛能;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在競爭中性、市場透明、知識產權、環保標準等方面加大制度安排,切實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
在推動全球自由貿易方面,遲福林認爲中國開放強大的國內市場將成爲推動全球自由貿易進程的重要力量。他以中歐經貿合作舉例提出,如果中國與歐盟(不包括英國)服務貿易佔比由2018年12.6%提升到23.8%的全球平均水平,估計中歐服務貿易規模將達1678億美元,增長近1倍。
爲通過國內市場推動全球貿易,遲福林建議要賦予深圳經濟特區、自由貿易港、自由貿易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等更大改革開放自主權,率先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同時以推進全球自由貿易進程爲戰略目標。例如,積極推動儘快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儘快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快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進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