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破票房“天花板”,多部本土音樂劇開啓長檔期模式

疫情防控常態化後,演出市場逐漸回暖,跨年檔的音樂劇也格外精彩:駐場四個月、演出突破百場仍一票難求的《阿波羅尼亞》;連演五週38場、票房正向千萬元衝刺的《小說》《危險遊戲》;各具特色的《白夜行》《貝多芬》《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梵高》……多部中文劇目開啓長檔期演出,打破了以往原版引進音樂劇才能撐起長線演出的固有模式,有望打破以往中文音樂劇的票房“天花板”。

值得一提的是,觀衆觀演熱情高漲,演出商的防疫措施也沒有鬆懈。音樂劇《貝多芬》特別發佈互動公告,提醒粉絲演出期間不安排籤售和演員互動環節,防止出現觀衆在演出後聚集。劇組還在演出現場設置信箱,方便觀衆安全地與主創團隊交流反饋。

中文音樂劇組成跨年演出熱門菜單

解構大鬧天宮》的原創音樂劇《悟空》、國內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駐場音樂劇現象級產品《阿波羅尼亞》、再現偉大音樂家生平的音樂劇《貝多芬》、集結“頂流卡司的推理音樂劇《小說》、開票首日即百萬元票房的懸疑音樂劇《危險遊戲》……接連獻演的中文劇目填補了海外大戲引進暫停留下的市場空缺,組成了滬上歲末演出的熱門菜單。其中無論是製作精良、獨樹一幟的小製作,還是雄心勃勃、斥資不菲的大製作,大多結合中國本土語境和觀衆審美,體現了對中式邏輯合理化改編和原創的思考。

“《小說》改編自韓國劇場音樂劇,團隊對韓國的劇本故事進行了改編,在思想和內容上都進行充實,音樂重新配器編曲舞美製作燈光相比原版都更加豪華。”繆時文化創始人張志林表示,《小說》開票首日就斬獲超過300萬元票房、前六場一經開票便搶售一空,音樂劇製作已經從學習海外經驗“復刻描紅”的階段提升,有能力進行更優質的本土化表達。長檔期的演出需要觀衆口碑支撐後續運營,其演出週期的選擇本身就體現了本土公司對製作能力的信心。

“長檔期是演藝行業最終的演出模式,日韓、歐美的音樂劇市場都靠長檔期的生命力支持演出的商業運營。以韓國首爾爲例,好的劇目在一個主演劇場都可以紮根五到十年。上海觀演人數對標首爾的話,只要保證劇目質量和營銷匹配,未來市場肯定沒問題。”一臺好戲創始人漢坤錶示。國內中文音樂劇此前面臨場租昂貴、市場競爭等問題,大多采用巡演採購、短週期演出的模式。而今年中文音樂劇能夠開啓長檔期的演出,固然有疫情下海外演出暫停的因素,也和近年的探索和積累分不開。隨着滬上演藝新空間的打開、音樂劇觀衆體量的提升和演員粉絲文化的興盛,製作方將有更多嘗試的機會。“長檔期的模式會是更加健康的良性循環,也更有利於推動演出團隊的磨合和發展。”

抓住本土音樂劇創作機遇期

本土音樂劇迎來良好的創作期,該如何抓住機遇期提升行業發展水平?在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會長朱克寧看來,首先要解決產業面臨的兩個機制問題。“一是音樂劇製作公司大多是民營演出單位,很難在創作、製作、經營、演員、導演等全領域具備人才,單打獨鬥的創作不具備優勢。二是市場機制缺乏整合,劇場、投融資、旅遊演藝、網絡平臺等不同市場因素需要共同的平臺進行協調。”

去年年底,由上海市崇明區政府攜手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建立了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通過“音樂劇出品公司連線”的資源共享,逐漸打破了民營音樂劇機構單打獨鬥的瓶頸。今年8月,其在上音歌劇院舉行的首屆華語音樂劇大賞聚集了近百位音樂劇演員,微博主話題閱讀量突破1.9億,幕後超長直播累計觀看人次388萬,視頻累計播放量超500萬。通過優勢互補破圈,上海出品的音樂劇佔據了更高市場認知度。繼7月12家音樂劇出品公司簽約入駐後,本月“連線”又迎來了八家機構加入,並與江蘇文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業內人士表示,原創音樂劇走向市場之前需要很多時間磨合,很多民營公司面臨製作週期長、資金來源和市場回報率不確定的問題,都止步於此。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負責人表示,與投資機構的合作正旨在解決這些困難,未來將由資深製作人對劇目藝術品質、製作品質、市場收益等進行評估,建立類似“投委會”的機制共同做大音樂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