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2萬億元到256.24萬億元

新中國成立75年來,金融事業走過了光輝的歷程。數據顯示,2001年末,我國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1.2萬億元;截至2024年8月末,我國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256.24萬億元。金融事業蓬勃發展,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專注服務實體經濟

回首75年,中國金融始終把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

新中國成立之初,金融工作主要是維護幣值穩定、抑制通貨膨脹,重建金融體系和金融機構,促進國民經濟平穩恢復。針對大規模經濟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中國金融業廣泛聚集社會資金,爲國民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1978年,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啓動。同年,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從財政部分離獨立。1979年,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相繼恢復或重建。1990年11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揭開了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新篇章。

1993年底,國務院頒佈《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並實施貨幣政策和實施金融監管的兩大職能,同時提出要把我國的專業銀行辦成真正的商業銀行。1994年,國務院集中出臺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對中央銀行體系、金融宏觀調控體系、金融組織體系、金融市場體系和外匯管理體系進行了全面改革。

2001年,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金融業開始從政策開放轉向制度開放。2002年12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實施,這是將中國資本市場納入全球資本市場體系所邁出的第一步。

2003年12月,中央匯金公司成立。此後,國有金融機構改革啓動,4家國有商業銀行陸續完成股份制改造。這一時期,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拓展了我國金融機構的視野,提高了我國金融機構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事業開啓新一輪全方位發展。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按照黨和國家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這一階段,金融工作聚焦服務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開放力度等方面,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科技金融“暖風”勁吹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着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2023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明確了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發力點和經濟金融結構優化的方向。其中,科技金融被放在首位。

早在20世紀80年代,商業銀行就開始探索支持科技發展。進入2000年後,商業銀行引入股貸聯動、知識產權抵押貸款和併購貸款等創新性金融產品。近年來,爲持續加強科技金融服務工作,中國人民銀行牽頭制定《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週期金融服務的通知》,對銀行業保險業進一步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週期金融服務作出工作安排。

數據顯示,過去5年,我國科技型企業貸款的年均增速達20%,是貸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的年均增速是25%,專精特新企業貸款的年均增速是18%,均遠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普惠金融潤澤民生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價值取向,我國金融事業發展始終充滿活力、擁有廣闊空間,應持續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我國普惠金融聚焦重點領域發力,提升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適配性,推動普惠金融“普”的覆蓋面更廣、“惠”的可得性更高。

一身苗服,一口鄉音,楊五玉老人在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的中國建設銀行“裕農通”服務點,辦完了領取養老金業務。之前,村民存取款、交水電費都要去鎮上,十分不便,有了“裕農通”服務點,村裡的老人們不用跋山涉水領取養老金了。截至目前,“裕農通”服務點共50餘萬個,服務農戶超5000萬戶。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陸磊近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通過多措並舉支持普惠金融發展,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發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推進鄉村振興,更好服務社會民生。金融服務的可得性、覆蓋面、滿意度持續提高,金融改革發展成果也惠及越來越多的羣衆。

截至2024年8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32.21萬億元,同比增長16%。(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