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刪預算憑己意 民主聖地嘉義市豈能香港化?

嘉義市政府107年度總預算遭議會刪減6億836萬元居全國之冠,導致許多市政規畫市民福利窒礙難行。(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文/廖冠茹

香港銅鑼灣書店綁架事件,以及2016年10月12日樑頌恆遊蕙禎香港立法會就職宣誓儀式期間,加入效忠「香港民族」的字句,並以英語宣誓時,還把「中國」發音成「支那」,並展示「香港不是中國」的橫額,二人立即被判議員當選無效。這些例子對1997年後號稱「港人自治」的香港,無疑極爲諷刺,亦令筆者想到素有「民主聖地」美名的嘉義市,卻發生極少數議員莫名大刪預算之事,令人遺憾。

表面上,民主是「自己管自己」,但遇到這樣刪除預算高居全國第一的情形,顯現少數議員的心裡根本沒有「民主」這麼一回事。何待「今日香港,明日臺灣」,嘉義市恐怕有「香港化」危機。有評論家撰寫一篇名爲「民主是個屁嗎?」的文章,談的是香港,可這句話放在無視嘉義市發展的少數議員身上,這種民主不也是個屁嗎?

民主是可貴的,不過實行的方式常因政治意識型態有異。民主化賦予民衆選擇政黨、領袖權利機會,卻不能保障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民主化也不能保障國家政策的制訂和執行會最優化,甚至不能保障國家不會步入危險。因爲,民主選擇的過程由於受民衆和領袖素質、訊息傳播、經濟形勢、國際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最後的選擇有時卻接近於賭博,而這一賭,有時就是4、5年,或近10年,足以使國家喪失很大的機會或步入歧途難返。

例如川普的當選,表面上是歐巴馬政策的失敗,但真正變化的是選民而不是歐巴馬。問題就在於:上次選擇歐巴馬究竟是否正確?還是這次拋棄歐巴馬纔是正確?更嚴重的問題是:美國選民的選擇更決定了國際政局。然而,選舉之後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則需要很多國的國民一起承擔。

在臺灣,民主框架及其運作機制也不亞於一般民主國家。但很明顯,有時連民代都會做出錯誤選擇。少數嘉義市議員以「浮編」理由狂刪預算,其中還包括弱勢團體的福利,證明有議員缺乏基本政治責任和承擔。民主不可能是萬能的,有不少問題反而因民主而更難辦,因爲有些是民主必要的代價,有些是民主本身的缺陷;不少人對民主產生困惑,因爲有些缺陷本應避免,尤其身爲民主的捍衛者更不能迴避這些問題,需要以積極的態度去改良、提升民主品質。

▲斥資一億的八掌溪人行景觀橋已動工,但聯外道路等1億5,000萬預算卻被刪除,讓八掌溪橋可能成爲「孤橋」。(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涂醒哲欲以覆議來解決預算被刪的燙手山芋,筆者極爲認同。討論、協商和妥協是民主政治的基本方式,而不允許少數人憑藉非法手段危害社會公共利益,而這也是民主的基本原則。任何人都有權利提出自己對國家政治發展的主張,要求擁有很好的尊重和充分表達的空間。但若少數人唱着民主高調,把自己看成絕對真理的化身,卻用侵犯社會大衆公共利益的方式,把自己的政治主張強加給社會,這當然不是民主。而這套劇本,近年在曼谷開羅基輔反覆上演過,沒必要向它們學習。

所謂民主,就是民衆當家作主。就像嘉義市的預算議員即使要刪,但攸關民衆的公共事業,該不該辦,該怎麼辦?都應先廣聽民衆意見。又如公僕(官員)損害甚至踐踏了公權力或民衆個人利益時,該不該處置、如何處置?也要向民衆公開,看是否依規依法公正處置。概言之,即政府辦任何事情都需以絕大多數民衆的根本利益爲出發點。

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H.Smith)有部著作《暗黑心理學:幸災樂禍與人性的陰暗面》,提到團體認知性的產生是自然而然的,並促使我們偏袒己方團體和反感其他團體,所以當某個敵對團體遭遇不幸時,幸災樂禍就會變成個體在得知競爭團體遭遇不幸時的標準情緒。這樣的情緒與嘉義市少數議員的心態是吻合的。少數議員帶頭狂刪107年度預算,不符合民主機制,對議會一定是負評。刪除過頭,引錯誤的舉債預算,更顯缺乏會計素養,不忍聽聞

其中,有關106、107年負債之說完全錯誤,那僅是預算編列,至於決算部分,則年年有餘,尚可還債。嘉義市府團隊連番舉辦向市民報告記者會,尊重民意天經地義,多數市民已認清是哪些人蓄意在刪預算。有趣的是每次記者會涂醒哲皆不忘強調:市府不會也不能與議會對立,可是,總有人按捺不住急忙發表聲明,顯示其畏懼承擔者就是砍預算的劊子手,深怕不利於其未來的選舉。

人非聖賢,難免情緒凌駕理性,嘉義市財政健全,不是砍預算的理由。覆議足以提供雙方再次審酌市民呼聲與需求,議長要中立,請聆聽與迴應民意。建設不能停,社福不能少,服務不打折,切莫再憑己意,不讓嘉義市變成第二個香港,纔是正辦。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廖冠茹,廣告業。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本報保留刪修權。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