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自制戰機KF-X 韓面臨挑戰

韓國自制4.5代戰機KF-X示意圖。(韓國航太工業,KAI)

歷經關鍵設計審查(CDR)後,韓國自制4.5代戰機已進入開發原型階段。這名爲KF-X專案價值74億美元(2,300億臺幣),目標訂在2026年以前,發展出能與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最新型F-16戰機匹敵的先進雙引擎戰機。

據《防務新聞》(Defense News)15日報導,按照計劃,第一款新戰機原型要在2021年出廠,而韓國航太工業(KAI)將負責開發與整合。在9月底的關鍵設計審查期,韓國國防採購計劃管理局(DAPA)審查了近400種技術資料,看是否符合戰力需求,才覈准開發原型。

而在10月15-20日舉行的首爾航太與防務展(Aerospace and Defense Exhibition,ADEX)中,KF-X的實體模型首度亮相。它的機翼下有6個硬點,其中兩個用來掛載油箱、兩個用來掛載雷射導引炸彈,而另外兩個則用來掛載IRIS-T紅外線導引短程空對空飛彈

另一方面,它的腹下還有4枚歐洲飛彈集團(MBDA)研製的「流星」(Meteor)超視距空對空飛彈,而座艙罩右側則安裝了洛馬的「狙擊手標定莢艙(Sniper targeting pod)。

KAI發言人金智炫(Kim Ji-hyung)說,KF-X還是能開放安裝美製飛彈系統。起初國防採購計劃管理局希望,KF-X能武裝如雷神(Raytheon)AIM-120C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還有AIM-9「響尾蛇」(Sidewinder)空對空飛彈等美製武器,但美國政府尚未批准這些飛彈的出口許可。「要整合美國飛彈與戰機很容易,我們對這可能性抱持開放態度,」他說,「這只是美國武器系統出口管制問題而已。」

KAI的官方資料顯示,KF-X安裝了自制「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最大起飛重量爲25,600公斤,最大酬載量爲7,700公斤,飛行速度可達1.8馬赫,而航程可達2,900公里。

KF-X第一批次沒有內置彈艙,但按照計劃,後續批次將會加裝。此外,由於自制遠程空對地飛彈要到2020年代中才會發展出來,因此初版KF-X並不具備空對地打擊能力。而負責研發韓版金牛座」(Taurus)空對地飛彈的,是當地的精確導引武器製造商LIG Nex1。

無論如何,KAI說,雖然KF-X被稱爲4.5代戰機,但類似F-35A這款5代戰機,高科技機動力和F-35A不相上下,可是作業成本卻只有它的一半。

儘管KF-X研發有進展,但卻面臨了種種挑戰,其中包括可能出現的資金缺口。這是由於KF-X唯一的國際合作夥伴印尼原本承諾,要負責20%的研發成本,另20%由KAI支付,而韓國政府則提供剩餘的資金。

根據2016年簽署的協議,印尼要付大約13億美元(近400億臺幣),採購多達48架I(Indonesia)F-X戰機,並獲得相關技術轉移。不過,據韓國國防採購計劃管理局說,印尼以預算有限爲由,大約只付了承諾資金的13%左右。

此外,印尼還要求重新協商,希望能從韓國那兒多挖點技術。據採購計劃管理局消息人士透露,雙方政府磋商了資金議題,但仍未縮小歧見。

不僅如此,韓國研發自制AESA雷達也引起許多關注。專家認爲,這是KF-X所面臨最艱鉅的挑戰。而其中最棘手的,就是整合AESA的軟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