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環境下,該如何投資?

圖片來源:微信公衆號公共圖片庫,Pexels提供(圖文無關)

有人說當前是“現金爲王”的時代,或許在現實點,手握現金確實是最有安全感的。 但是投資是投未來,拿着現金是不是最好的選擇就得好好思考一下了。

在不久的未來,或許我們也會迎來一次史無前例的通脹?這個的可能性大不大?我們可以看一下美國現在的情況。在YQ期間,美國爲了刺激經濟的復甦,開啓了量化寬鬆,美聯儲一度是“all in”。

效果如何?效果非常好,美國經濟迅速復甦,但同時也伴隨着高通脹,以致於美聯儲一次次的加息還是抑制不住高通脹,時至今日,美國的通脹率都很高。

看看我們的情況,最近幾年也是一波一波的放水,M2投放量全球第一。對經濟刺激作用,不是我今天這篇文章的重點。有些事情時間窗口還是很重要,錯過了時機,同樣的措施會大大打折扣的。當然我們的老百姓比較謹慎,喜歡存錢,所以目前還沒有通脹的跡象,甚至一度有點通S的跡象。

但誰能保證通脹就不會來到,畢竟已經放了這麼多“水”。其實從過往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通脹都不是最可怕的,一般正常的通脹會伴隨着經濟的繁榮,就像今天的美國經濟。最怕是經濟不增長,通脹又高企,這就是“滯脹”,如同當年的日本。

對於當前的經濟環境,我希望通過以上“委婉”的措施已經說清楚了。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該如何投資?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能作爲投資對象無非就幾種:存款、銀行理財、股票、基金、房地產、債券、黃金珠寶等。有人可能會說,你說的這些是有重複或是互相交叉的。我想說的是你說的沒錯,但是大多數不是專業人士,這樣的類別一般人都聽得懂。

我今天不會逐一去分析每種類型的的投資價值,而是想去聊一種分析的思路。

首先,我想說的是,在貨幣寬鬆和低利率環境下,是有利於風險資產的。所以從預期來看,持有現金或是存款顯然是不利的。

比如說像股票這類資產的價格彈性會更大。但是有人可能會說,現在A股不是跌的一塌糊塗嗎?上證指數是屢屢破3000點,股市就是一個割韭菜的場所。

這幾年的股市走勢確實很差很差,股市有很多頑疾需要解決。但正是種種問題才導致有了今天這麼低的價格。如果低位不敢下注,怎麼能賺到高位的錢?投資市場有時候就是不破不立,某些點位“破”了,或許就迎來曙光了,也就是否極泰來的時候了。

有人會說,我可以在股價形成上升趨勢的時候再買入。這當然可以,這是操作策略層面的,與思維模式無關。何況誰又能把控住這個趨勢?

再說說房地產,我很直白的說,未來5-10年,房子幾乎沒多大投資價值,或許非常個別的城市的房子仍有上漲空間,但是這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轉的,過去那種普漲的行情肯定是已經結束了。

有人又會說,房價也已經跌了很多了,也很低了。我想說這個低是相對於過去的最高價的,而不是相較於居民的收入,租金回報率依然很低,說明目前的房價依然是在相對高位的。大家覺得已經跌了很多,已經很低了,是大家的期望比較高,預期比較高,但這不代表着市場現實。

至於說銀行理財和基金,這兩次就是有交叉的。我們不要看名稱是什麼,要了解底層資產是什麼。一種理財產品可以是股票型的、可以是債券型、也可以是貨幣型基金,也可以是混合的。一般來說,貨幣型基金風險是非常低的,但回報率也低,股票型的風險比債券型要高一些。這些都可以作爲資產配置一部分,用途不一樣而已,當然買基金型的產品,一定要關注產品的歷史情況及基金經理的背景,千萬不要踩坑!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作爲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