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場了!敦煌》汪涵親自上陣修復壁畫

本站娛樂11月18日報道   11月18日,國內首檔聚焦敦煌的原創全景式人文探索節目登場了!敦煌》首期節目正式開播,每期節目將從探窟體驗、致敬三個層次深度解構敦煌。在首期節目中,敦煌探索團團長汪涵與THE9-謝可寅錢正昊李浩源三位敦煌實習生,以及飛行嘉賓孟鶴堂齊聚懸泉客棧,吃完一碗敦煌特色“水面”之後,一起開始尋找“敦煌人”的堅守故事。

敦煌探索團全員開啓“探窟”之旅,千年壁畫震撼全場

敦煌探索團“師徒四人”從懸泉客棧整裝出發,首站便來到了令人心嚮往之的敦煌莫高窟,在敦煌研究院藝術研究部部長婁婕老師的帶領下,進入到真實洞窟之中,親身感受千年敦煌壁畫的魅力所在。

當洞窟內絢麗多彩的壁畫呈現在探索團成員們面前時,所有人被眼前的壯美壁畫震驚,驚呼:“太美了!”壁畫上的硃砂石綠等顏色猶如剛剛刻畫上去的一樣,鮮豔無比;經幡的飄動方向清晰可見,甚至能夠想象到風的方向。而爲了能夠讓探索團更真切感受石窟壁畫,婁婕帶領衆人來到了按照1:1複製的洞窟當中,即便是複製品也驚豔了探索團。在婁婕看來,岩石上的壁畫並非永生,與人體一樣會衰老,且不可逆。而這些複製品則是爲了讓更多的觀衆來感受到更豐富的敦煌,讓敦煌的壁畫被更多人看到。

而這樣一個高度複製的洞窟需要四年時間,四年如一日的堅守,才讓所有人有機會看到這些塵封已久的藝術瑰寶。在看到婁婕講解石窟壁畫的神情時,THE9-謝可寅直言:“聽婁婕老師說能夠感受到她精神世界的滿足,看到她的眼中的光芒。”這就是作爲一名敦煌藝術傳承者,堅守者的精神,他們要做的正是用畢生的生命與毀滅抗爭,讓莫高窟保存的長久一些!

THE9-謝可寅、錢正昊、李浩源體驗製作方格,堅守是治沙人的初心

感受過了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絢麗多彩,探索團四人以及飛行嘉賓孟鶴堂正式開啓尋找敦煌人的“體驗”之旅。三位年輕的敦煌實習生THE9-謝可寅、錢正昊、李浩源來到了直線距離敦煌莫高窟九層樓1200米的治沙地,在治沙員邱飛的帶領下一同感受了製作 “麥草方格沙障”。用THE9-謝可寅對麥草方格沙障的形容,就是一塊塊大大的華夫餅”。

THE9-謝可寅口中的“華夫餅”,在這片目力所及的地方大概有114萬個麥草方格沙障,而這裡到莫高窟的1200米距離,治沙人走了70年。當聽到這這個消息後,敦煌探索團的三位實習生滿眼驚訝。可想而知,在這樣的苦寒之地治沙人靠着一個信念,一種堅守身體力行的改變着這裡的生態,默默的守護者人類國寶敦煌莫高窟。

手持2.5公斤重的鐵鍬,吃着饅頭、饢餅、榨菜白水,風吹日曬下一天完成260個草方格……三四代人幾十年如一日,將原本過沙3000-4000方的莫高窟,治理成過沙量300方。這樣的成果正如李浩源所言:“1000多年前,石窟的人修窟造像,那是功德;但今天這裡三四代人無怨無悔的治沙,纔是真正的功德。”而這種堅守正是邱飛說的:擇一事,終一生。治沙人身上所呈現出得堅守與執着,值得每一位年輕人學習。

汪涵、孟鶴堂拜訪大國工匠李雲鶴,致敬“擇一事終其一生”匠人精神

這邊三位敦煌實習生在體驗治沙,而身爲探索團團長的汪涵則帶着孟鶴堂一起拜訪了敦煌研究院文物修復專家、中國石窟修復第一人的李雲鶴。從1956年來到敦煌,李雲鶴便將自己奉獻給了這片土地,以一生的承諾,開啓了爲國之瑰寶延續生命的“旅程”。

如今,這位快“90後”的88歲高齡老人依然堅守在文物修復工作的第一線。而對於64年的無悔堅守,孟鶴堂直言,自己可能沒有這麼大的決心待這麼長時間。而李雲鶴則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青絲白頭終不悔,不爲繁華易匠心的堅守決心。

爲了能夠深度體驗壁畫修復,李雲鶴現場爲汪涵和孟鶴堂講解壁畫修復,並親自演示如何將四分五裂的壁畫通過一道道工序修復。李雲鶴直言,那個年代國外專家都不會透露修復技法,只能自己摸索。而如各種創新修復技法,如空間平移,整體揭取,掛壁畫等都是李雲鶴在自己不斷的實踐中自主創造。在李雲鶴看來,爲敦煌付出的一切都值得!這就是一位大國工匠的堅守之心。

拜訪過李雲鶴之後,汪涵、孟鶴堂以及婁婕三人則一同祭拜了敦煌守護者的墓地,向這些爲守護敦煌一生,並最終埋身敦煌的守護者們致敬。此外,在最後的致敬環節,敦煌探索團四人汪涵、THE9-謝可寅、錢正昊、李浩源、飛行嘉賓孟鶴堂一聽以朗讀被人稱作“敦煌的守護神常書鴻先生書信。飽含深情的書信中,常書鴻先生喜悅的向家人描述着敦煌的大美,字裡行間透露着對敦煌的熱愛。

《登場了!敦煌》不僅用現代綜藝的形式爲大衆展現了千年敦煌,重新激活傳統文化。也讓所有人看到了敦煌無限榮光背後的那些默默堅守者,將“擇一事,終一生”的堅守精神傳達給更多人。首期節目,呈現了大國工匠的的“匠心”堅守,在後續的九期節目中《登場了!敦煌》將從音樂、美食、色彩、飛天、運動、潮流、風俗、英雄、文書等不同主題維度切入,更全面多元的呈現敦煌文化。後續節目將更加精彩,想要解鎖更多敦煌秘密敬請關注《登場了!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