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因有大師而成爲大學!文學巨擘楊牧教授辭世 東華校長悲痛
▲趙涵捷校長曾請人撰寫「瀾光明朗.燦獻東華」八字書法刻於石上,其中「獻」字就是指本名王靖獻的楊牧教授。(圖/東華大學提供,下同)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首任院長楊牧教授(本名王靖獻)於3月13日辭世,享壽80歲。楊牧教授過世的消息不只震驚文壇,與他情誼深厚的東華師生,更深感不捨,悼念的文字如雪片般飛來。東華趙涵捷校長表示:「文學巨擘楊牧教授的過世,象徵着臺灣文學的天空彗星殞落,這不只是東華師生的一大損失,相信我們生活在臺灣社會每一個人,心中無不深感悲痛。」
1940年出生於花蓮的楊牧教授,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後,負笈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1996年返回故鄉花蓮,任教於東華,協助成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擔任首任院長,並引進駐校作家制度,開啓東華濃厚的文學創作風氣。在他任內成立英美語文學系、中國語文學系、運動與休閒學系、經濟學系、歷史學系和創作研究所,實可謂東華人文薈萃的鼎盛時期。
楊牧教授有個夢想,要辦一所小小的學院,師生一起讀書、一起創作。獲得創校的牟宗燦校長的支持創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後,在東華校園,楊牧教授實現這個夢想,他經常帶着學生在綠樹下或東湖畔上課,彼此讀詩與賞詩,對待學生就好像老祖父一般慈祥。在他崇尚自由學風的堅持下,東華成爲臺灣第一所沒有上下課鐘聲的大學,因爲楊牧教授覺得人的自律比他律更顯得重要。
東華人都耳熟能詳這件事情:位於現稱人社一館四樓有間楊牧教授的研究室,他常喜歡在研究室裡凝望着窗外校園,緬想着記憶中曾是一片甘蔗田的老花蓮景緻;偶爾會在傍晚見到他獨行在學院大樓的長廊,或是眺望遠處的海岸山脈。趙校長回憶楊牧教授曾跟自己聊天說:「我這一生幾乎繞過大半個地球,花蓮的山水意象,卻始終是自己創作的源頭。」
楊牧的詩與文享譽國際,先後出版專着逾50種,已翻譯成十數種外語,並榮獲時報文學獎、國家文藝獎、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與瑞典蟬獎的殊榮。東華大學於2016年獲得和碩集團童子賢董事長的贊助,在圖書館一樓根據楊牧在臺北與西雅圖的書房爲藍本,打造出「楊牧書房」,展示其創作手稿、珍藏史料與各類藏書1,200冊,設置文學講堂與電子典藏區,提供閱覽並舉辦文學講座。
▲大師楊牧生前與東華大學校長趙涵捷於「楊牧文學研究中心」前合影。
自2013年開始,東華每年舉辦「春天讀詩,讀楊牧」的活動,結合文學與音樂、舞蹈與戲曲演出,更是藝文同好期待的年度盛會;東華並於2018年特別成立「楊牧文學研究中心」,深化累積楊牧文學資料,提供全球學者更深入研究楊牧,朝向建構「楊牧學」長遠機制來發展,當時楊牧教授還跟大家表示:「自己一生研究別人,然後爲山爲水寫詩,沒想到有一天會成爲被研究的對象。」
趙涵捷校長曾於2017年請人撰寫「瀾光明朗.燦獻東華」八字書法刻於石上,其中「獻」字就是指本名王靖獻的楊牧教授,景觀石還有楊牧教授的手印。趙校長表示:「記得梅貽琦先生講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楊牧先生是文學大師,他曾經駐留於東華留下的深刻印記,使得東華因有大師而成爲大學,永存在師生的校園記憶中不滅。」
►我該答應女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