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不等於末期 基因檢測助醫師精準用藥

隨着醫學技術發達,肺癌診斷晚期不等於末期,透過「分子分類」協助找到標靶藥物,肺癌治療已出現更多機會。(圖/行動基因提供)

近十年,國人罹患癌症的年紀逐漸下滑。以肺癌來說,除了遺傳基因影響之外,日益嚴重的空污加工食品環境因素,都讓肺癌發生率居高不下。根據臺灣癌症基金會統計,平均每44.7分鐘就有1人罹患肺癌,但幸運的是,肺癌卻也是擁有最多治療方法的癌症之一,還有基因檢測技術可協助醫師做出更細部的治療決策,避免無效用藥

肺癌晚期現曙光!「分子分類」助找出標靶藥物

臨牀上,肺癌可分爲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新竹臺大分院教學部主任暨胸腔內科醫師柯政昌表示,國人罹患非小細胞肺癌爲大宗,小細胞肺癌則佔10~15%。其中,屬於非小細胞肺癌的肺腺癌則佔60~70%。

醫師表示,有吸菸習慣者易罹患小細胞肺癌,但無論吸菸與否都有罹患肺腺癌的可能。若是不吸菸卻確診肺腺癌,那就可能是空污、環境致癌物質影響。

柯政昌醫師說,在民國94年以前,當時尚未出現標靶藥物,罹患肺腺癌第四期只能化療,平均存活率低於半年,肺癌晚期確實就是末期,但隨着醫學技術發達,晚期不再等於末期。

醫師表示,多數國人在診斷出罹患肺癌時,有6成的患者已轉移,成爲無法手術治癒的第四期肺癌。所幸,隨着精準醫療發展,肺癌分類的方式趨於朝向「分子分類」。原因在於肺腺癌的癌細胞中,具有ALK、ROS1、EGFR等等的主要驅動突變基因,現在透過基因檢測,即能得知患者突變的基因,協助醫師找出對應的標靶藥物,達到精準治療的效果

那麼,醫師究竟如何透過基因檢測,打造個人化醫療?柯政昌醫師表示,針對肺腺癌的病人,會積極鼓勵進行基因檢測,因爲目前肺腺癌的基因突變皆有標靶藥物,而且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患者的病況穩定期可以維持3-4年,這段期間不需要化療。因此找出基因突變、偵測,患者才能獲得精準的個人化醫療。

柯醫師指出,目前已經有針對癌症組織檢體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NGS),一次檢測13個標靶用藥外顯子點突變與遺失,以及8個標靶用藥融合基因組合的技術,來解析更多用藥相關的重要參考資訊,只要8個工作天,就能提供患者個人專屬用藥的策略報告及深入的基因變異資訊,可以協助醫師進行更精準的換藥治療。

利用次世代定序技術解析更多肺癌用藥的相關參考訊息,可以協助醫師更精準的換藥治療,檢測大約需8個工作天。(圖/行動基因提供)

柯政昌醫師補充,以往傳統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的基因檢測精準度較低,且初步篩選僅能偵測到8成,容易漏掉罕見的突變基因,但是隨着技術精進,更多基因檢測擁有多種服務項目,像是轉移到腦部骨頭等無法切片的情況,也能採取液態切片,由血液中找到癌細胞的突變基因,並且只需9-10個工作天即可檢測完成,以協助醫師進行換藥治療。

積極治療、相信專業 晚期不再是末期

「肺癌第四期的病人,不用想太多,好好配合醫師治療,就有機會長期存活」柯政昌醫師說。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患者,即是在尚未有標靶藥物之時,有位剛退伍、年僅20幾歲的男子,起初因胸悶、很喘來就診,沒想到確診肺腺癌第四期,接受化療依舊在短短2個月離世,柯政昌醫師感慨的說,若他生在這時,絕大多數病人可以存活2年以上。

隨着醫學進步,標靶藥物的精準治療已看出成效。柯政昌醫師分享,有名40多歲、不吸菸的女患者,接受第一代標靶藥物治療3年多才惡化,目前正進行第二代標靶藥物治療,確診至今已4年多,目前仍然正常上班工作;園區工程師當時31歲確診罹癌,雖然已轉移至腦部,但每個月都去醫院領取第三代標靶藥物,目前依然手腳靈活、正常工作,距離確診至今已經6年。

新竹臺大分院教學部主任暨胸腔內科醫師柯政昌醫師特別提醒,即使是被確診肺癌晚期,積極配合醫師,善用各種精準治療技術,對抗癌症不是夢。(圖/柯政昌醫師提供)

最後,柯政昌醫師表示,確診肺腺癌患者的年紀很多介於30-50歲之間,大部分患者的小孩都還小,但有了精準基因檢測與標靶藥物之後,大幅延長了患者的壽命

「看似拯救一個人,實際卻是拯救了一個家庭」,柯醫師說,這些患者因長期存活,而有時間陪伴孩子長大。因此,若是確診爲肺癌晚期,不要喪氣,積極配合醫師做檢查、治療,善用各種精準治療技術,對抗癌症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