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東方來 上海車展見證造車新勢力“闖關戰”

對於造車來説,無論來勢洶洶的“後浪”、還是穩固根基中的“前浪”,需要面對的都不僅是來自對方挑戰,更是對各自造車實力和投入的考驗,從樣車試驗量產交付,再到形成規模效應,猶如一道道“關卡”。不止於此,它們還需共同面對市場檢驗傳統企業競爭、乃至國外勢力衝擊,只有在激烈競爭中堅持下來並跑到最後,才能算“闖關”成功。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東昇西降”成爲大變局主要發展方向,汽車產業各方勢力更是將中國市場視爲推動自身乃至全行業轉型變革的“前沿陣地”。在此背景下舉行的2021上海車展,無疑將成爲向全球車市分享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的最佳平臺。基於此,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特別推出系列報道,旨在從多個維度展現反映中國汽車產業變革對全球車市的影響。今天推出第五篇:風從東方來 上海車展見證造車新勢力“闖關戰”。

再有三天(4月19日),第十九屆上海國際車展就將拉開帷幕。作爲2021年首個A級國際車展,本屆上海車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各大車企的各類首發、重磅車型,以及各種前沿科技都將在此一展身手。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屆上海車展開幕前半個多月,國內車市又掀起了新一輪的造車熱潮:小米滴滴、蘋果、大疆……甚至家電企業創維,各種官宣或是媒體報道的“造車”消息滿天飛

近年來,國內車市持續震盪下滑,但各類造車新勢力卻如雨後春筍一般,大大小小涌出上百家。有分析認爲,中國已連續11年蟬聯全球汽車市場產銷冠軍,存量市場巨大;以電動化、智能化爲代表的新一輪產業浪潮賦予了新的發展契機……這一系列因素共同成就了“造車”的風口,引得新勢力們前仆後繼。

然而,汽車作爲典型的資金、技術、人才密集型產業,有着極高的門檻,需要長期、艱苦的付出、投入。即使乘着國內車市潛力巨大、疫情下率先回暖的“東風”,新勢力們在這場造車的“馬拉松”賽事中,能否最終“闖關”成功,恐怕仍是未知數。

“後浪”來勢洶洶

回顧歷史,上海車展與新勢力淵源頗深。2017第十七屆上海車展上,蔚來首款面向大衆消費者產品ES8揭開面紗;同時,正道、前途雲度新能源、艾康尼克、威馬奇點等一大批新勢力在此嶄露頭角。

2017第十七屆上海車展,蔚來ES8首次揭開面紗

彼時,國內新勢力“元老”——樂視,已深陷困境;而近日,其被曝出連續十年財務造假,更讓“下週回國”賈躍亭的造車夢愈發縹緲。樂視的出師未捷也在很大程度上給後來者以發展機遇。

4月7日,蔚來迎來第10萬輛量產車下線的歷史性時刻,一季度其還首次達成單季交付超2萬輛;小鵬也實現連續9個月交付量同比翻番……但同期的前途、博郡賽麟品牌已經“涼涼”。而隨着2021第十九屆上海車展的到來,人們或將再次見證新勢力的“後浪推前浪”。

對比來看,無論是號稱十年投資百億美元的小米,還是產品未落地,市值便已破5000億元的恆大汽車,新一批的“後浪”似乎都更爲吸睛。將“生態”打造得風生水起的小米,擁有得天獨厚的“粉絲”基礎,其MIUI系統目前在國內的月活用戶達到1.15億人。在一項近2萬人參加的調查中,有92%的人支持小米造車,並表示會買小米汽車;此外,小米還擁有投資蔚來、小鵬等企業的經驗,準備工作似已做足。

恆馳首期6款車發佈會現場

“不差錢”的恆大汽車更是“贏”在了起跑線上,背靠財大氣粗的恆大集團,加之自身的高市值,曾一口氣發佈6款新車,並宣佈“到2025年產銷100萬輛、2035年產銷500萬輛”……然而,“新一代”新勢力似乎仍是換湯不換藥的“靠概念造車”。恆大汽車雖產品規劃豐富,但計劃今年四季度纔開始試生產;而小米更是剛剛宣佈進軍造車領域而已。

原國家機械工業部汽車司副司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書林,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投資領域有不能打破的規律,比如投融資要有回報,借錢要還錢,發展要靠利潤支撐。所以造車新勢力‘融資-虧損-再融資’的發展模式是否正確還不能確定。”

“前浪”固本培元

相比之下,在市場優勝劣汰中已有一席之地的“老一代”新勢力,優勢開始凸顯。目睹樂視的崩盤,經歷長江、博郡、賽麟、前途等品牌的隕落,以及零跑、哪吒等仍在爲生存而掙扎……蔚來、小鵬、理想、威馬4家頭部企業,已在“摸爬滾打”中初具地位前景,無論是相對豐富的產品矩陣,還是逐步成熟的生產環節,亦或穩固的車迷文化,都讓他們成爲市場中愈發重要的組成。

但它們也遠非站穩腳跟,仍是市場中不折不扣的“小衆”。2020年,4家頭部新勢力共交付125888輛新車,僅佔全國乘用車總銷量的0.62%;同時,車輛起火、誤導消費者等負面案例仍不絕於耳。

不可否認,造車新勢力頻頻“邂逅”上海車展,無疑是看中了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範圍內廣闊的前景;同時,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各大國際車展紛紛停辦的背景下,國內幾大車展率先開展更夯實了中國汽車產業的地位。

但對於造車來説,無論來勢洶洶的“後浪”、還是穩固根基中的“前浪”,需要面對的都不僅是來自對方的挑戰,更是對各自造車實力和投入的考驗,從樣車試驗到量產交付,再到形成規模效應,猶如一道道“關卡”。不止於此,它們還需共同面對市場的檢驗、傳統企業的競爭、乃至國外新勢力的衝擊,只有在激烈競爭中堅持下來並跑到最後,才能算“闖關”成功。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原巡視員,曾參與制定1994年、2004年版汽車產業政策的李萬里更總結,“今後成功的企業應該既不是傳統企業(包括中外),也不是造車新勢力,而是新業態、新模式、新平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