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權家庭醫生 暢通轉診通道

奮鬥百年路 啓航新徵程

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我爲羣衆辦實事・每月一題之案例

醫療機構專門爲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現場號源,設立老年患者“無健康碼”綠色通道,爲老年慢病患者“送藥上門”,年底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率不低於65%……聚焦“接訴即辦”工作中羣衆反映較多的老年患者就醫難點,市衛健委探索出臺了一系列醫療服務改善措施,將“尊老”“助老理念融入就診全流程,提升了老年患者的就醫感受。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本市年底前將基於114掛號平臺建成基層轉診平臺,將一定比例的核心醫院號源“賦權”給家庭醫生,方便其爲老年患者預約掛號。

老年患者不再爲“掛號”犯難

市衛健委醫政處副處長陸珊介紹,近年來,北京市持續完善預約診療服務,推進醫療資源合理配置使用,門診預約掛號渠道從傳統的窗口預約爲主擴展到網絡預約、微信預約、APP預約、自助機預約、診間預約、出院複診預約、社區轉診預約等多種預約方式並行,預約掛號方式更加靈活、便利。

在利用信息化技術豐富預約掛號方式的同時,本市還推出了不少改善措施,以適應老年人的掛號就醫需求。具體包括:各醫療機構在做好非急診全面預約的基礎上,可根據本機構老年人就醫實際情況,爲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方便老年患者以其習慣的方式解決掛號問題;暢通代掛號渠道,京醫通、114等預約掛號平臺,醫院的APP均可綁定多個就診卡,方便由家人、親友等代爲老年人預約掛號;全市爲老年人提供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均開設了爲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

“部分醫院爲方便老年人就醫,還紛紛出臺‘自選動作’。”陸珊介紹,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廣安門中醫院、北京婦產醫院、北京老年醫院、北京中醫醫院等醫療機構紛紛鼓勵門診醫師爲老年人提供診間複診預約服務,免去老年患者複診“搶號”煩惱;北醫三院等醫院創新號源管理方式,嘗試了動態調整號源,例如,根據門診量動態調整老年內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等老年人常見、多發疾病的科室出診單元,開放星期六、日全天門診,滿足老年患者掛號需求;順義區中醫醫院增設了“助老便民加號單”,門診增派輔助人員指導老年患者完成預約、取號等事宜。

建立老年患者“無健康碼”綠色通道

進入醫療機構要測量體溫、查驗健康碼和進行流行病學史調查……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又給老年人就醫帶來了一些不便。“一些老年患者沒有智能手機,一些雖有智能手機但不會使用,無法自主提供健康碼,爲此,全市爲老年人提供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均建立了老年患者‘無健康碼’綠色通道。”陸珊介紹,各醫療機構對於有智能手機但不會使用的老年人,由工作人員志願者社會工作者協助其進行健康碼查詢操作;對於無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則通過自助流調機、手工填寫紙質流調錶等方式完成流行病學史調查,確保老年人不因健康碼和流調問題延遲、延誤就診。例如,北京世紀壇醫院在門診新添置了自助流調一體機。患者只需要在屏幕上簽名,機器便可自動完成快速讀取證件信息、自動填寫流調錶格的任務。患者手持機器打印的憑證,即可在醫院通行。

超210萬老人簽約家庭醫生

一直以來,本市始終紮實推進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醫聯體建設。截至目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覆蓋210.2萬65歲以上老年人,醫聯體已覆蓋全市600餘家醫療機構。

爲了進一步推動老年患者在家庭醫生指導下有序轉診,在醫聯體內有序流動,市衛健委通過號源下沉的方式,確保老年人轉診通道暢通。“目前我們正在搭建基層轉診平臺,一方面要求各二、三級醫療機構,以‘社區優先’爲原則,暢通轉診渠道,擴大社區家庭醫生預約號源數量,方便家庭醫生爲老年患者預約掛號。另一方面,綜合醫聯體核心醫院向醫聯體內基層醫療機構預留30%預約號源,醫聯體內二、三級醫院對轉診簽約老年患者提供優先就診服務,便於基層醫療機構爲老年患者提供預約轉診服務。”陸珊介紹,基層轉診平臺,將依託於114掛號平臺進行搭建,設計理念是給所有基層醫療機構在平臺設置相應的賬戶,“通過給社區的家庭醫生賦權,讓其持有可分配的核心醫院的號源,並做好老年人轉診的相關工作”。

此外,爲發揮家庭醫生作用,本市還通過在線問診等方式,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開具處方,由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人員、社區志願者或藥品配送企業,爲65歲以上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家醫簽約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多種方式的“送藥上門”服務。

據統計,自2020年至今,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爲老年人送藥上門84.5萬人次。此外,去年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爲60歲以上、本市戶籍老年人減免醫事服務費3318萬元。

典型案例

消除數字“鴻溝” 提升老年人就醫體驗

“把身份證往上一貼,信息幾秒鐘就出來了。”普仁醫院入口處,一臺健康寶測溫覈驗一體機隨時“把關”,幾位老年患者正在刷醫保卡或身份證、老年卡完成預檢篩查

有了這臺一體機,患者無需自行調取健康碼、行程碼,只要把身份證或醫保卡、老年卡插入卡口或掃描,即可自動匹配出健康寶以及近期行程,同時進行體溫檢測,甚至連口罩都不必摘取。“這樣大大方便了來院就診的老年患者,縮短了老年人在預檢篩查時的等候時間。”普仁醫院院長曾文軍表示。

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去年年底,東城區衛健委爲區屬各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置了22臺健康寶測溫覈驗一體機。同時,各醫療機構在門診大廳增加服務人員,幫助老年患者完成進入醫療機構的預檢篩查、預約掛號、打印化驗單等,使老年患者的就醫更加便利、順暢。

值得一提的是,爲減少患者往返醫院檢查的次數,讓老年患者更加方便地在社區看病,東城區衛健委整合醫療資源,在北京市第六醫院、北京市普仁醫院分別建設東城區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和醫學檢驗中心,實現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區級醫療中心同質化的影像檢查和檢驗化驗的醫療服務。現在,老年患者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出具的X光片及心電圖都可以通過網絡上傳到區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由專家作出診斷,並將診斷報告傳回,患者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即可打印影像診斷報告。

此外,依託普仁醫院建設的東城區醫學檢驗中心,老年患者不出社區就可完成與普仁醫院同質化的多種檢驗項目的檢查,包括醫生開單,患者繳費、採血,標本通過專門系統流轉至區醫學檢驗中心,完成檢測和檢測結果回傳發放,查詢打印報告等。

截至5月底,區醫學影像中心已完成700餘次醫學影像診斷,區醫學檢驗中心已完成常規檢測標本18840例。通過兩個中心的建設,方便了羣衆就近社區就醫,受到了社區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的歡迎。

此外,東城區在6家區屬醫院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工作,以出院患者、高齡、失能或半失能患者爲主要服務對象。患者或家屬通過手機APP網上預約,醫院評估合格後,根據護理服務項目,安排護理人員上門服務,實現“線上申請、線下服務”,將優質的護理服務從醫院延伸到家庭,滿足了失能老年人、康復期患者和終末期患者等行動不變的人羣對護理服務的需求。“服務項目包括靜脈採血、血糖監測、PICC管路維護等25個護理服務項目及中醫頸腰椎關節功能康復、長期臥牀中醫綜合康復、一對一徒手功能訓練+肢體功能訓練等15項康復護理服務項目。”東城區衛健委副主任王旭紅表示。(記者 解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