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出包慢妹妹一步 日「最上號」護衛艦終於下水
在延宕數個月後,日「最上號」護衛艦終於下水。(圖/海上自衛隊)
日本海上自衛隊「最上號」(FFM-1)3日舉辦下水儀式,該艦雖然是海自新型「多功能護衛艦」(FFM)的1號艦,但由於設備在初步測試中出現故障,反而是2號艦「熊野號」(FFM-2)已於去年11月下水。
「最上號」的下水儀式於日本九州長崎市的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舉行,有望於2022年正式服役,這也是自2017年10月「不知火號」護衛艦(DD-120)之後,首度又有海自艦艇於該造船廠下水。「最上號」原定去年11月下水,但輪機設備卻在測試時發生故障,無法準時交付,導致下水時程延宕數個月。
海自「多功能護衛艦」標案當初包含三菱重工、日本海事聯合造船和三井造船等3家競爭者,最終雖由三菱重工得標,但三井造船也成爲該廠商的合作伙伴,不僅協助設計船艦,更擔當「熊野號」的建造任務,結果動作反而比主承包商三菱重工快一步。
「多功能護衛艦」能執行簡單的掃佈雷任務。圖爲日本海自與美國海軍進行聯合掃雷訓練。(圖/DVIDS)
海自爲加強整體戰力,近年來進一步將資源投注於水面作戰船艦,但也被迫減少傳統上最爲重視的掃雷艦艇數量。爲彌補其損失,「多功能護衛艦」除防空、反艦、反潛武裝外,還擁有簡易水雷布放裝置、無人掃雷載具、掃雷聲納等裝備,以減輕專業掃雷部隊的任務壓力。且由於海自長期面臨人員不足的窘境,「多功能護衛艦」特別注重自動化設計,其標準排水量約3900噸,卻僅需約90名船員便能操控,約爲同等級作戰艦的一半。
目前每艘「多功能護衛艦」的造價約爲500億日圓(約新臺幣130億元),初步規劃建造10艘,不過爲取代阿武隈級、初雪級、朝霧級等舊型艦,未來建造總數可能達22艘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