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發展社區嵌入式辦託 朝陽今年將建成6566個普惠託位
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 (記者高星)記者從2025年朝陽區“兩會”新聞發佈會獲悉,北京朝陽持續關注“老老人小小孩”,健全託育服務體系,鼓勵街鄉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辦託,將建成6566個普惠託位,完善“首兒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托育機構”的醫育結合模式。根據老年人居家、社區、醫療機構等不同養老場景提供方便可及的醫療服務,促進所有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中醫(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率提升至85%。
2025年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裝修改造項目將實現開工
朝陽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朝陽區將持續加快優質醫療資源均衡佈局。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中日友好醫院來廣營院區)裝修改造項目將實現開工;加快推進雙橋醫院改擴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擴建、北京中醫醫院朝陽院區、和睦家醫院新院區等新建項目前期審批程序,部分項目具備年底開工條件;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建設工程預計年內竣工。
同時,朝陽區將持續發展重點專科,補齊發展短板。提升兒科服務能力,發揮兒童健康醫聯體牽頭單位兒研所的引領作用,建立兒童健康專科發展、專家出診、遠程診療、雙向轉診等合作路徑,指導垂楊柳醫院、朝陽區婦幼保健院、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雙橋醫院4家協作單位業務提升;推進康復醫療建設,發揮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優質管理及技術優勢,推進建立覆蓋全人羣、全生命週期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
將完善“首兒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托育機構”的醫育結合模式
針對“一老一小”,朝陽區將實現全生命週期服務新跨越。2024年,朝陽區建成全市首個區級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八里莊兒童成長中心。全區新增幼兒託位4442個,託位總數達1.1萬個。全部51家實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能提供兒科診療、延時服務和週末開診;持續深化市級“兩個中心”建設,新轉型建成1家老年護理中心、1家安寧療護中心,社區老年健康服務規範化建設率和公立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中醫(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率達到100%,加大老年健康服務供給。
2025年,朝陽區將推廣電子預防接種證使用,爲兒童疫苗實地接種及記錄查詢提供便利。健全託育服務體系,鼓勵街鄉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辦託,建成6566個普惠託位,加強與首兒所的深度合作,開展社區中心與托育機構的一對一幫扶指導,完善“首兒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托育機構”的醫育結合模式,讓羣衆“能夠託、放心託”。全心關注“一老”生命質量,根據老年人居家、社區、醫療機構等不同養老場景提供方便可及的醫療服務,促進所有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中醫(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率提升至85%,鞏固養老機構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0急救和街鄉辦事處“手拉手”機制,搭建區級醫養結合分級體系,探索“養老機構—社區機構—指導中心”管理運行模式。
2025年朝陽區將建設1-2個家醫簽約培育基地
居民有個發燒感冒、頭疼腦熱,最先想到的是家門口的社區“醫院”。社區醫療機構被稱爲羣衆“第一道健康屏障”,朝陽區持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加強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能力。
2025年,朝陽區將夯實基層服務網底。持續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設2家標準化家庭醫生健康管理中心,建設1-2個家醫簽約培育基地,打造一站式簽約—診療—慢病管理模式“樣板間”。推動家醫簽約服務“六個拓展”,實現簽約服務由基層機構向二、三級醫院拓展;持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爲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建立家庭病牀,繼續開展病房建設,力爭增加100張病牀,開設專病特色門診,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此外,朝陽區還將持續推進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加強急救知識健康宣教,提高羣衆自救互救能力,到2025年底實現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AED配置全覆蓋。鞏固完善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加強三級急救網絡綠色通道建設,保持院前急救平均反應時間10分鐘以內,做好“智慧急救”項目推進工作,完善朝陽醫院常營院區5G“上車即入院”模式,並向其他醫療機構穩步擴展。
將建設中醫藥文化場景和數字化國際傳播示範基地
作爲北京唯一一個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範試點單位,朝陽區集聚了263家中醫醫療機構,全區5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設置了中醫科和中藥房,18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均全部開設中醫藥服務。2025年,朝陽區將建設中醫藥文化場景和數字化國際傳播示範基地。深化22個區級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強化重點專科輻射帶動作用,將優質中醫資源進一步下沉到百姓身邊。
作爲北京市數字醫療產業的重點承載區,朝陽區正大力發展數字醫療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2025年,朝陽區將深入構建以區域互聯網診療平臺爲核心的一體化服務,持續推進轄區內醫療機構開展區域互聯網診療平臺的入駐和醫保驗收,實現互聯網家醫簽約服務智能導診、智能隨訪、家醫AI助手、醫保移動支付等標準化服務。實現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信息系統全面升級改造,在已升級改造55家的基礎上,穩妥做好培訓、調試等工作。在此基礎上,深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一體化發展,規範慢病管理、拓展健康管理。推進“城市智慧大腦”醫療應用場景建設,在“惠民”“慧醫”“智聯”“優政”四方面進一步完善建設架構和相關項目實施路徑,推動整體建設方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