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儲充一體化漸成趨勢
■本報記者 林水靜 姚美嬌
作爲兼具新能源消納、負荷波動平抑和延緩輸電線路擴容功能的新型充電設施,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逐漸嶄露頭角。近日,由上海市南供電公司建設的“光儲充放”一體化項目在徐彙區三匯路充電站內正式投用。該站構建了“自發自用、餘電上網”的高效能源利用模式,是上海市首座可將光伏發電多餘電量儲存並輸入電網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
有業內人士表示,光儲充一體化模式可以通過多能互補與能源雙向互動,破解新能源消納與電網承載力的矛盾。隨着此類項目不斷提速,未來“充電站”將不僅是能源消費終端,更成爲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靈活節點,爲交通領域低碳轉型提供創新範本。
■■ 項目多點開花
光儲充一體化已成爲當前能源領域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事實上,早在2020年,國務院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就明確提出,促進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高效協同。推動新能源汽車與氣象、可再生能源電力預測預報系統信息共享與融合,統籌新能源汽車能源利用與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協同調度,提升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鼓勵“光儲充放”(分佈式光伏發電—儲能系統—充放電)多功能綜合一體站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示範運行。
截至目前,多地已發佈光儲充一體化項目建設的相關政策措施。例如,上海市人民政府今年初發布《上海市新型儲能示範引領創新發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提出聚焦工業園區、數據中心、通信基站、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制氫加氫一體站、商業綜合體、軌道交通和重要用戶定製化服務等一批應用場景,建設功能多樣、經濟性好、安全靈活的新型儲能設施。
政策支持下,近年來光儲充一體化電站建設迎來熱潮,城市充電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工業園區等應用場景持續落地。去年12月,由光谷交通投資建設的首座集“光伏、儲能、充電”於一體的充電站——湯遜湖北路光儲超充綜合能源站正式上線;9月,蕪湖市灣沚區首座“航空新城運動中心光儲充放一體化”充電站正式投入運營,成爲蕪湖市區縣首個投運的光儲充放一體站。
在受訪人士看來,政策支持、市場需求共同推動了光儲充一體化充電樁的發展。未來,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成熟,光儲充一體化充電樁有望迎來更廣泛的應用。
■■ 助力降本增效
據瞭解,光儲充一體化指將光伏發電、儲能系統和充電設施集成在一起的能源系統,其核心爲通過光伏系統將太陽能轉化爲電能,餘電存儲於儲能設備中,再通過充電樁爲電動汽車充電。
上海臨港弘博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輝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的亮點在於其靈活性,能夠根據需求調整運行模式,實現光伏發電、儲能和充電的有機結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可以實現清潔能源的利用,減少環境污染。同時,儲能技術能夠緩解電網衝擊,提高能源轉換率。並且,相較於傳統充電樁企業,光儲充一體化模式節省了樁企運營成本,助力可持續發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章弘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光儲充一體化發展也面臨一定挑戰,如技術水平仍需提升、市場需求存在不確定性等。李曉輝表示,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的實際效果受限於儲能技術的瓶頸,如電池壽命和安全性問題。“當前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新能源消納和電網穩定性,光儲充解決了一部分消納問題,爲本地新能源利用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的初始建設成本較高,如果場景定義不準確,容易造成資源浪費。此外,光伏發電、能量存儲和充電系統之間的協調與管理存在一定挑戰。”章弘表示。
另外,一位光伏行業分析師提到,若終端電力銷售不及預期,即充電車輛數量不足,將影響光儲充一體化項目的盈利性。因此企業在電站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需精準評估當地充電需求,以確保項目的經濟效益和可持續性。
■■ 規模化尚需時日
整體來看,光儲充一體化作爲一種創新的能源解決方案,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然而,要實現其大規模推廣,還需克服技術、市場等多重挑戰。產業各方需共同努力,加強技術創新與合作,以及政策倡導與支持,推動光儲充一體化的大規模推廣和應用。
“相關企業需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設備研發製造優勢、用戶優勢等,並進行資源整合,找到可良好運行的商業合作方式,在進入光儲充一體化的過程中發揮各自所長,系統降低相關成本,實現光儲充一體化的快速推廣。”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洪認爲。
“在‘雙碳’目標的推動下,光儲充一體化作爲新能源消納和電網調峰的重要手段,受到廣泛關注。不過,目前我國光儲充一體化建設正處於從試點示範向規模化推廣的過渡階段,仍屬於探索期,技術成熟度和經濟性尚未達到大規模推廣的條件,許多項目依賴政府補貼和優惠政策。”李曉輝表示。
章弘建議,進一步加大車網互動、能源互聯等關鍵技術研發支持力度,從政策層面,推動“新能源車充新能源電”,同時加大研發資金投入,提升核心技術研發的效率與成果,加快車網互動技術創新突破,充分發揮政策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