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精準、關愛|第八屆禮來中國消化道腫瘤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本文僅供中國大陸地區執業的醫學藥學專業人士參考,如您非前述專業人士,請離開本頁面

2024年9月8日,由禮來舉辦的“第八屆禮來中國消化道腫瘤高峰論壇”於北京、上海、哈爾濱、長沙四地線下同步召開。會議邀請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中國藥科大學附屬上海高博腫瘤醫院李進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張蘇展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張豔橋教授共同擔任大會主席。

本屆論壇延續“規範、精準、關愛”的主題,邀請到了國內多位結直腸癌領域資深專家共同參會,集中討論了消化道腫瘤領域的進展與挑戰,特別強調晚期結直腸癌治療的前沿策略,以及精準檢測、晚期結直腸癌的綜合治療等學術熱點問題,並通過臨牀真實病例分享,深化了學術碰撞與交流。本文與您共同回顧會議精華,共享學術盛宴。

羣英齊聚 盛大開幕

上午場論壇伊始,禮來中國首席醫學官遲海東博士表示,期待此次論壇能夠在消化道領域專家的引領下,共同探索未來腫瘤治療新思路。未來禮來也將繼續攜手廣大腫瘤科醫生,在創新的道路上持續前行。隨後,大會主席沈琳教授、李進教授、張蘇展教授致開場辭。

沈琳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不僅爲學術碰撞與交流提供了平臺,也是促進消化道腫瘤領域發展的階段性總結,並預祝本次論壇圓滿召開。

李進教授在致辭中表示,目前中國消化道腫瘤患者人數衆多,生存期短[1]。期待在此次論壇的各位專家同道互相學習和探討下,能夠讓患者得到更大獲益。

張蘇展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消化道腫瘤的臨牀治療中仍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相信此次論壇的召開,各位專家能夠從真實臨牀實踐出發,爲廣大基層醫生帶來更多專業指導。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

中國藥科大學附屬上海高博腫瘤醫院李進教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張蘇展教授

立足國情與指南,消化道腫瘤治療任重道遠

首位講者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李健教授以《中國腫瘤研究與診治現狀》爲題發表演講,表示我國消化道腫瘤患病人羣巨大,尤其是結直腸癌。從2022年GLOBOCAN的數據來看,結直腸癌的新發病例已成爲僅次於肺癌的存在[1]。但總體來看,由於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持續減少,腫瘤死亡率每年降低1.2-1.3%[2],證明早篩早診在整體治療中仍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研究顯示:篩查可降低結直腸癌(CRC)40%發生率和67%死亡率[3]。然而,目前仍然面臨普及性及接受率低、篩選質量不高、過度診斷等挑戰。此外,多學科團隊 (MDT) 在腫瘤管理中逐漸佔據越來越重的地位,是助力精準醫療的重要舉措。李健教授期待能夠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開拓創新治療方法,助力實現“健康中國2030”相關目標。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薛俊麗教授就晚期結直腸癌治療的中外指南進行解讀,在靶向治療方面,前線聚焦EGFR通路,對於“適合強烈治療(RAS/BRAF均野生型)”潛在可切除患者,CSCO指南刪除FOLFOXIRI+西妥昔單抗的Ⅲ級推薦[4]。後線抗血管治療中,呋喹替尼已經被納入NCCN指南,推薦用於三線及以上mCRC的治療,且國內從2018年到現在已經有了非常廣泛的應用[5-7]。在2024CSCO指南中,提高了TAS-102+貝伐珠單抗的推薦級別,爲Ⅰ級推薦[4]。後線抗HER2中,NCCN指南移除了德曲妥珠單抗適用人羣的“限RAS/BRAF野生型”的限制條件,將用藥劑量從“6.4 mg/kg”修訂爲“5.4 mg/kg[5]。關於後線KRAS G12C抑制劑,NCCN指南推薦KRAS G12C突變患者採用KRAS G12C抑制劑+抗EGFR進行後線治療[6]。而免疫治療方面,目前臨牀研究帶來的臨牀實踐改變並不多,未來仍需尋找新的生物標誌物去識別對免疫治療更敏感,更能從中獲益的人羣。

隨後,李健教授在“對話前沿”環節擔任主持人,就結直腸癌精準診療中未滿足的需求以及中外指南在靶免治療方面的更新對臨牀應用的指導作用這兩個問題展開提問。關於結直腸癌精準診療中存在的未滿足的臨牀需求,李進教授和劉鶯教授表示,未來結直腸癌的精準治療需要在免疫治療上有所突破,積極探索免疫聯合其他藥物的方案。精準檢測是精準治療的前提,臨牀實踐中結直腸癌的精準檢測至關重要,並期待將精準檢測與藥物研發相結合,或可爲結直腸癌患者帶來更佳臨牀獲益。

關於中外指南在靶免治療方面的更新對臨牀應用的指導作用,張蘇展教授和薛俊麗教授談到,中國的CSCO指南具有前瞻性,且其能夠爲中國醫生提供清晰便捷的臨牀指導。而在臨牀實踐中,基層醫生的認識與指南仍有差距、藥物的可及性和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等限制了相應靶向藥物的實際應用。後續應更加關注藥物可及性和基層醫生的推廣工作,也期待未來更多國內創新藥物的上市。李進教授補充道:儘管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在結直腸癌的治療中面臨諸多挑戰,但對未來仍應保持樂觀態度。目前已有研究探索PD-1抑制劑、VEGF單抗及PD-L1抑制劑聯合治療在結直腸癌中的療效和耐受性,期待未來臨牀證據公佈,爲臨牀實踐提供指導。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李健教授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薛俊麗教授

精準診療,抗血管生成治療助力結直腸癌患者全程獲益

江蘇省腫瘤醫院朱樑軍教授分享了晚期結直腸癌免疫治療的困境與進展,對於MSI-H/dMMR型結直腸癌,免疫療效普遍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療效不盡如人意[8],可考慮使用聯合治療策略提高療效;另一方面,也可通過一些預測性生物標誌物篩選能夠從免疫治療獲益的MSI-H/dMMR型結直腸癌患者,優化患者人羣選擇。結直腸癌多數爲MSS/pMMR型,單純免疫治療療效差[9]。可考慮嘗試免疫聯合抗血管生成藥物、免疫聯合抗血管生成藥物和放療、免疫聯合抗血管生成藥物和其他靶向治療以及雙免聯合或不聯合抗血管生成藥物的探索,有望將MSS免疫冷腫瘤轉爲熱腫瘤,改善MSS/pMMR型結直腸癌患者療效。

河南省腫瘤醫院劉鶯教授就晚期結直腸癌靶向治療進展進行詳細論述,表示結直腸癌的靶向治療歷經二十餘年,現在已經有了非常精準治療選擇,當前抗血管治療已用於mCRC全線治療[4,10];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是mCRC患者一、二線主要治療選擇之一,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是三線主要治療選擇[4]。同時,隨着精準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不斷髮展,相信夠給患者帶來更好獲益。

江蘇省腫瘤醫院朱樑軍教授

河南省腫瘤醫院劉鶯教授

之後的“共話創新”環節由李進教授主持,圍繞持續抗血管生成治療策略發出提問。張蘇展教授、劉鶯教授和薛俊麗教授均肯定了持續抗血管生成治療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的作用。目前,抗血管生成藥物主要包括貝伐珠單抗和小分子TKI。對於mCRC患者,如果前線治療中使用化療藥物,三線治療可選擇抗血管小分子TKI,使患者有一個短暫的“化療間歇期”。

跨地區交流,MDT團隊爲結直腸癌患者規範精準診療保駕護航

下午場論壇由大會主席張豔橋教授開啓,張豔橋教授對於近年來MDT團隊的發展壯大表示由衷地祝賀和開心,同時強調了MDT團隊合作在制定和執行治療計劃中的重要性。

隨後,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李志偉教授和湖南省腫瘤醫院劉振洋教授分別對各自MDT團隊人員展開介紹。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周慶鑫教授和湖南省腫瘤醫院向芳教授分別帶來一例直腸癌根治術後肝、肺多發轉移患者和一例直腸癌肺轉移患者的診療過程。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MDT團隊和湖南省腫瘤醫院MDT團隊從指南出發,聚焦檢查、治療策略等多維度展開熱烈討論。

討論內容覆蓋了手術、化療、放療及靶向治療等多種治療方式的適用性,以及針對不同患者情況的個性化治療方案。目前,三線及以上靶向治療/化療均能明顯改善晚期結直腸癌患者中位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11-14]。對於明確診斷的患者,積極干預,能夠幫助患者穩定病情。同時,MDT團隊專家們還強調,對於結直腸癌患者,完善影像學檢查是達成精準診療的重中之重。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張豔橋教授

精彩紛呈,完美落幕

最後,張豔橋教授宣告本次大會圓滿結束,她表示通過各位專家學者的不懈努力與創新,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結直腸癌患者延長了生存期[15]。而此次大會豐富的知識乾貨,也將助力結直腸癌患者收穫更加光明的未來!

*以上照片均獲專家知情同意

審批編碼:PP-ON-CN-1641

審批完成時間:2024年09月30日

參考文獻

[1] WHO GLOBOCAN China 2022.

[2] Han B, et al. J Natl Cancer Cent. 2024 Mar;4(1):47-53.

[3] Cenin D, et al. BMJ Open . 2022 May 16;12(5):e048156.

[4] 2024 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

[5] NCCN Guidelines Colon Cancer. v4. 2024

[6] NCCN Guidelines Colon Cancer. v4 .2023

[7] 轉移性結直腸癌治療藥物呋喹替尼膠囊獲批上市.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8] Diaz LA Jr, et al. Lancet Oncol. 2022 May;23(5):659-670.

[9] Cai L, et al. Immunology. 2024;173:209-226.

[10] Johnson D, et al. Cancer Treat Rev. 2024 Feb 24:125:102700.

[11] Grothey A, et al. Lancet, 2013;381(9863):303-312.

[12] Li J, et al. Lancet Oncol. 2015 Jun;16(6):619-29.

[13] Mayer RJ, et al. N Engl J Med.2015;372(20):1909-1919.

[14] Xu J. et al. J Clin Oncol. 2018 Feb 1;36(4):350-358.

[15] Eng C, et al. Lancet. 2024 Jul 20;404(10449):294-310.

審覈:Ruth

排版:Squid

執行:Uni

本平臺旨在爲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佈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爲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於瞭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佈的內容,並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