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者都去過大陸! 中研院士:卡管卡到沒人敢當校長

中研院士、交大前校長吳妍華(右二)。(圖/交通大學提供)

記者盧映慈綜合報導

卡管超過一百天,中研院院士、交大前校長吳妍華表示,重視人才本來就應該不分藍綠,鼓勵兩岸學術交流,但現在卡管要卡到「學術閉關」嗎?管中閔早就出面說明爭議,現在搞下去只是越搞越糟,「很多學者都去過大陸,這標準一下去,未來誰還敢當校長?」

中研院在14日舉行院士評議會,院士們談到同樣身爲院士、卻被卡臺大校長位置的管中閔,也感嘆「不知道爲什麼會這樣」;而根據《聯合報》報導,吳妍華認爲放大赴陸交流的問題,會影響未來學者去大陸發表,也會影響這些學者擔任校長的意願,到時候大學會找不到校長。

▲臺大國發所教授劉靜怡爆出管中閔擔任廈門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圖/翻攝自劉靜怡臉書)

▼管中閔出現在廈門大學師資名單。(圖/翻攝自廈門大學官網

其實這種「寒蟬效應」的影響,不少學者都很擔心,尤其在臺大爆發論文造假案之後,校長楊泮池涉案、卻又全身而退的形象,讓外界仍抱有質疑,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蔡孟利更寫書、宣稱要揭開學術界黑暗面,表明在制度上的無奈,讓學者對教育部科技部信任已下降。

在臺大校長一案,又有陽明大學擔任「對照組」,外界批評根本是兩套標準,只要牽涉到政治就追打,造成輕放郭旭崧、重責管中閔而赴陸兼課、講座也成了審覈學者的重大條件之一;不只內政部長葉俊榮曾有兼課疑慮,新任教育部長吳茂昆也被爆多次赴陸講學,甚至臺大校方還承認有不少學者赴陸的申請是「事後追認」。

吳妍華認爲,卡管卡到最後,是卡到兩岸交流,廈門大學已經回函、說明管中閔沒有違法,但教育部還要求他說明、甚至開啓北檢調查、開跨部會會議等,根本越搞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