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壞事變好事 花蓮「不要臉公園」被罵陪笑臉
位在花蓮縣吉安鄉初英自行車道旁,由社區居民合力整建的「不要臉公園」,名稱有點怪,但卻很休閒,儘管園區不大,然兩棟老樹,加上小橋流水,佐以花草、綠地,卻是社區民衆晨昏小憩的去處。
從吉安鄉南華村種畜繁殖場旁小路轉進的這座「不要臉公園」,原爲國有地,但因疏於管理,致雜草叢生,由於緊臨初英自行車道旁,每天都有不少騎車民衆路過,爲讓這處荒地不再有礙觀瞻,初英山文化產業交流協會向國產局爭取,並依農村再生條例提出計劃,獲得通過後,社區居民動手整建。
然而爲什麼這座公園取了這個不文雅的名稱呢?原來早在整建之初,不知是誰在大石頭上噴了「不要臉」三個大紅字,有人提議就用「不要臉」做爲公園的名字,藉以記錄該公園興建的始末。
爲了整建這座公園,社區民衆出錢出力,有人提供樹木、花苗,有人搭建涼亭,同時引進水利圳的山泉水,流經園區的小橋流水,配合大片翠綠的草坪、生態池等,景觀清幽,較之其它社區型的公園,「不要臉公園」的設施比其它公園更有面子。而在公園一隅則掛有許多圖片,包括南華國小和慈濟大學的學生們,紀錄着參與整建公園經過,爲社區營造寫下歷史與見證。(新聞來源:民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