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改食物選擇權在消費者
儘管全球各界對基改食品安全爭議始終未歇,但是基改作物面積卻不斷增加已經達到1.7億公頃,主要集中在黃豆、棉花,玉米和油菜四大類。目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基改作物種植國家,總種植面積達6900萬公頃(佔全球的43﹪),90﹪以上黃豆和80﹪以上的玉米爲基改產物,超過60﹪加工食品含有基改成份,因此對於基改食品的上市和管理採取較爲寬鬆的態度。例如美國對基改食品採自願標示,歐盟則採取較爲嚴謹的態度,只要基改原料成分超過總量的0.9﹪就要標示,日本標示的閥值爲5﹪,南韓3﹪,中國爲0﹪,臺灣現行規定閥值爲5%,不過在消費團體的強烈要求下,據稱明年起將可望調降至0.9%以上就要標示。
目前使用基改作物主要着眼於抗除草劑、抗病蟲害以及改善營養成分等,少部分則偏重在增加產量、成長快速、抗乾旱等,在技術上獲得相當的進展,未來在分子特性、遺傳穩定性、生態環境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還需要累積更多的科學數據,同時也要建立一套國際公認的基改食品安全評估標準流程和規範,讓支持基改作物論述更具說服力,而不是展現出科學傲慢。畢竟消費者纔是最終的裁決者。
畢竟消費者才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主要橙汁產區佛羅里達遭遇到柑橘黃龍病(citrus greening)的困擾,該疾病被認爲是現代史上對植物最具致命性的疾病之一,雖然對人體無害,但對柑橘樹則有致死的可能性,儘管果農砍倒了數十萬棵受感染的柑橘樹,並向攜帶這種細菌的木蝨噴灑各種殺蟲劑,但是病害的傳播並沒有得到遏制,目前尚無有效的農藥可防治,對美國柑橘的生產、加工以及外銷造成重大影響,引發果農的恐慌。
爲此業者透過學者專家協助運用基因轉殖技術,找出抗黃龍病的基因好挽救美國的柑橘業,雖然已經成功培育抵抗黃龍病的基改試驗樹,卻又開始憂心消費者是否會接受基改柑橘所製成的果汁。同樣國內種植的柑橘、柳丁每年也會受到黃龍病的困擾,國內果農對於黃龍病的防治首重預防,主要採取使用健康苗以及避免木蝨危害而造成再感染,特別着重在園區管理,而不是非使用基改方法不可。
美國果農擔心不是沒有原因的。根據民調顯示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美國人拒絕吃任何轉基因作物,有三分之二的人會吃用另一種植物基因改良過的水果,但很少人會接受用動物D N A 改良過的水果,且多數受訪民衆擔心基因改造食物將會使整個生態系統陷入混亂。爲了維護消費者知的權利,近年來美國民間消費者好護團體強烈要求政府部門應該強制規定含有基改成分的食品均應貼上「G M O 」標籤,儘管該提案在加州遭到否決,但相關努力已導致華盛頓州、康乃迪克州、佛蒙特州、新墨西哥州、密蘇里州和其他許多州也提出了立法提 有關基改食物爭議短期間很難會有定論。無需淪爲科學與反科學的詭辯中,不妨各自尋求更具說服力的證據,最終選擇權則交給消費者,先決條件必須是嚴格把關誠實標示讓消費者可以清楚辨別,做出自由選擇。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