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成爲最亮的仔!

3月13日,華泰證券、西南證券、華西證券均選在這一天召開春季策略會。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機器人成香饃饃

券商扎堆召開春季策略會,3月13日在深圳、杭州、重慶三城,同步召開的三家券商春季策略會,竟都安排了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及機器狗作爲“特邀嘉賓”。

從"笨重工具"到"智能夥伴"

機器人就像是人類的"超級分身",它通過結合人工智能、傳感器、機械工程和高級材料等技術,能夠代替人類完成各種任務。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手臂能延伸到任何地方,不知疲倦地工作,還能精確到毫米級別——這就是機器人的基本能力。

過去的機器人大多是固定在流水線上的"大塊頭",只會做單一重複動作,就像一個只會彈一首曲子的鋼琴師。而現在的機器人則像是多才多藝的全能選手——工業機器人可以在黑暗中完成精密焊接;服務機器人能在商場裡回答顧客問題並指路;特種機器人敢於進入核泄漏區域執行任務;而最引人注目的人形機器人,正在學習走路、拿取物品,甚至與人類自然交流。

你可能會問,這些機器人到底有什麼不同?關鍵在於現代機器人擁有了"大腦"(人工智能)、"眼睛"(傳感器)和"經驗"(機器學習能力),讓它們能夠適應複雜環境並做出決策,而不再需要人類事無鉅細地指揮每個動作。

政策引領與技術突圍並行

政策支持:系統規劃與國家戰略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發展,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實施,構建了完整的政策體系。2015年,《中國製造2025》首次將機器人列爲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之一。而後,《"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爲產業發展指明瞭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方政府也積極行動,如北京的《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深圳的《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等,爲機器人企業提供了從研發到應用的全方位支持。這些政策不僅包括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直接激勵措施,還涵蓋了標準制定、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多方面內容。

產業鏈優勢:從零部件到應用的閉環生態

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機器人產業鏈,這是其他國家難以匹敵的優勢。從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如伺服電機、減速器)到中游的機器人整機制造,再到下游的系統集成和應用場景,中國已形成了較爲完善的產業生態。特別是在人形機器人領域,中國企業如優必選、樂聚機器人等憑藉快速的工程化能力和成本控制優勢,在全球競爭中佔據了一席之地。這些企業不僅掌握了機器人的整機設計能力,還在覈心算法、感知交互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機器人產業正在成爲這一轉型的關鍵引擎。無論是工廠車間的"鐵臂膀",還是家庭服務的"智能夥伴",這些機器人都將以其不知疲倦的工作能力和不斷進步的智能水平,爲中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爲人民生活創造新的便利。機器人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正在這場全球競賽中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