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推動全球清潔烹飪普及
本報記者 尚凱元
民以食爲天,烹飪方式不僅與民衆生活質量息息相關,也關乎全球可持續發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將“普及清潔烹飪”作爲一項重要任務,但是,根據國際能源署日前發佈的202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報告,目前全球仍有超過20億人無法使用清潔烹飪燃料。國際能源署呼籲國際社會加大政策、技術和資金投入,推動全球清潔烹飪普及。
根據國際能源署定義,“清潔烹飪”是指家庭能夠可靠地獲取並主要使用顯著減少或避免釋放對健康有害污染物的燃料來進行烹飪,包括使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力、生物乙醇和沼氣等。相關報告預計,普及清潔烹飪不僅有益人類健康,而且能顯著改善環境,到2030年可減少約1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可佔9億噸。
過去10年,全球在普及清潔烹飪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特別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亞洲發展中國家的清潔烹飪普及率顯著提升。預計到2030年,亞洲發展中國家的清潔烹飪普及率將提升至82%。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當前全球普及清潔烹飪的重點地區,有29個國家的普及率不足20%。預計在現有政策下,到本世紀中葉,大多數非洲國家仍難以實現清潔烹飪的全面普及。非洲開發銀行行長阿金武米·阿德西納表示:“缺乏清潔烹飪不僅對公共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還加劇森林砍伐和增加溫室氣體排放。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普及清潔烹飪迫在眉睫,需要採取創新舉措。”
國際能源署在2023年發佈的旗艦報告《清潔烹飪普及願景:通往2030年的道路》中,提出通過多元化技術組合,加快實現全面普及清潔烹飪。要實現這一目標,全球每年需投入80億美元用於採購爐具和建設相關基礎設施,公共和私人融資在其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財政空間有限的地區。去年5月,首屆非洲清潔烹飪峰會在巴黎舉行,超過100個國家、國際機構、企業和社會組織代表簽署《清潔烹飪宣言》,承諾優先推進這一議題並加大力度促進清潔烹飪普及。9個非洲國家將清潔烹飪列爲國家優先事項,並採取政策措施加速推進。會議還達成22億美元的投融資承諾,作爲對非洲開發銀行在未來10年投入20億美元支持清潔烹飪計劃的補充。
國際能源署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成功案例表明,通過國家層面集中公共資金的努力,可以在清潔烹飪方面取得快速和變革性進展。非洲國家可以採取類似舉措,應對這一挑戰。”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16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