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開核災公聽會才辦1場 主辦方說「溝通效果差」籲喊卡
▲日本核災後食品風險危害評估公聽會場面火爆。(圖/記者周宸亙攝)
政府在11月連3天倉促舉辦10場核災食品公聽會,遭批缺乏誠意。行政部門於是請民間第三方組成公民參與小組,加開3場準聽證形式的公聽會,但有鑑於12月25日舉辦的新北/連江場公聽會,有相當規模的羣衆動員在現場干擾會議進行,該團體今(29)日呼籲,應先停辦1月2日、1月8日兩場公聽會,改以多元公共討論模式,建議與公民的良性對話。
公民參與小組執行長朱增宏表示,過去民間對公聽會的感受,都是走完形式後又維持既定政策的不信任感,而這個議題更直接的是社會對臺日EPA談辦相關進度與內容的質疑,以及無法信任政府在食安的把關能力。
因此,他能理解25日政黨、民團動員羣衆干擾會議進行,也檢討利用公聽會的形式,在目前的社會氛圍中,難有理性聚焦的討論空間,更遑論達到預期溝通的效果。
▲25日核災食品公聽會上,政黨、民團多次動員羣衆干擾會議進行。(記者周宸亙攝)
朱增宏表示,公民參與小組在事後檢討後承認,原先規劃的討論形式,低估了緊繃政治下的社會衝突,沿用原方式舉辦,難以讓各界公放表達意見、聚焦討論。
朱增宏建議,現在政府要做的事,應該是把過去幾場公聽會的爭點蒐集起來,整理成「強化管理的規劃」、「完整的風險評估報告」、「對赴日檢測更進一步的規劃評估」、「從本土風險檢視日本17縣監測的原始資料」、「快篩與分級的規劃執行」以及「邊境查驗等SOP」等6大點加以迴應,並利用已發展出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join.gov.tw),將不同利害關係人引進適當的機制及既有的程序,進行聚焦對話。
▲公民參與小組召開記者會,執行長朱增宏(右二)呼籲停辦後兩場公聽會。(圖/記者嚴雲岑攝)
朱增宏說,臺灣的公民參與纔剛開始,公民參小組肯定這段期間跨出新的溝通嘗試,但仍建議先停辦1月2日、1月8日的公聽會,採用多元模式的討論來改變公聽會困境。目前該團體已與行政院食安辦、農委會與民間團體提出停辦建議。
至於被問到若政府還是執意要辦後2場,應該怎麼辦?朱增宏回答,「那這樣就不能叫『公聽會』。」但不管是以什麼形式舉行,政府都需要好好蒐集民衆的意見,並整理、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