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再押 呂秋遠指關鍵是實質影響力:前例有鄭文燦

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前)羈押禁見。記者胡經周/攝影

臺北地方法院昨晚裁定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再度羈押。律師呂秋遠在臉書表示,在第二次抗告以後,高院發回地院,要求重新審理羈押必要性,臺北地院最終裁定將四名被告收押禁見。從3000萬到7000萬元,到最後收押,臺北地院立場轉變的考量是什麼?「是高等法院的裁定」。

高等法院在發回的裁定內容裡,直接認定柯文哲等4人有與其他被告、證人勾串的可能。呂秋遠表示,並且認爲還有共犯沒有到案,還洋洋灑灑列出7項柯文哲在案發前串供的事實,所以,要臺北地院思考,重金交保、電子腳鐐,都是爲了要避免逃亡,但是要怎麼避免串供?

呂秋遠表示,第一次高院的裁定說,要怎麼防止逃亡,所以上一次地方法院的裁定是加重保金,而且加上電子腳鐐。但這一次,高院直接說,地方法院,如果不要羈押,請你們想辦法避免串供。「請問臺北地院的法官,要怎麼不讓這些人串供?」

「根據高等法院這次裁定的意旨,地方法院確實也只能羈押,因爲沒有別的方式避免被告等串供」。呂秋遠表示,地院下這個裁定的原因,應該是高院發回的意旨要求,高額交保金、電子腳鐐只能避免逃亡,但沒辦法避免串供。「所以,高等法院、地方法院不公?司法已死?賴清德的手伸入高等法院?」

呂秋遠表示,同一天,高等法院審理高虹安案件的法官,聲請大法官釋憲,認爲立法委員職權行使法的規範,有可能太模糊,所以要求釋憲以後再審判,目前所有程序暫停。「這對於高虹安來說,當然是利多。即便我看不懂這位法官爲什麼認爲違憲,但是在目前憲法法院停擺的情況下,釋憲遙遙無期,二審的結果當然更是如此」。

他說,重點是,裁定釋憲的法官,剛好是發明「實質影響力」的法官,「難道也要說高虹安的手伸入高等法院?」鄭文燦與陳水扁,都是因爲這樣的原因收押。鄭文燦更是前兩次都交保,但是高院發回第三次以後,就以實質影響力的原因收押,民進黨也沒有因爲這樣認爲司法不公。

呂秋遠表示,法官裁定要收押的理由,是因爲認爲柯文哲有實質影響力,之前又有紀錄串供,所以纔會做這個決定。高虹安,因爲適用法條被認爲有違憲的可能,所以停止審判。「只能說,司法是我們最大的公約數,即便心中有政治立場,但也必須尊重最後的決定,否則一下子司法已死,一下子司法復活,社會秩序根本無法維持」。

呂秋遠表示,政治人物圖利、貪污,不分黨派,都應該繩之以法。柯文哲收押、高虹安停審,有人開心、有人難過,但是請記得,不尊重司法,就沒有最低限度的公平與正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