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特稿|“極化”加劇凸顯美國之變
(原標題:跨年特稿|“極化”加劇凸顯美國之變)
新華社紐約12月30日電 跨年特稿|“極化”加劇凸顯美國之變
新華社記者徐興堂
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大背景下,美國作爲全球唯一超級大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經濟失衡越發嚴重,政治極化更加凸顯,社會撕裂日益加劇。2024年,共和黨人特朗普以壓倒性優勢拿下所有搖擺州,贏得總統選舉——這一結果恰是美國各種變化的集中反映。正如美國《外交》雜誌一篇文章所言:“2024年美國大選的結果證實,2016年(特朗普當選總統)的情況並非反常現象。”隨着美國新一屆政府即將上臺,其內外政策轉向和調整或將給世界及自身帶來更大沖擊。
民生艱難
“我的錢包決定將選票投給誰。”這是大選前記者在美國各地採訪中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美國輿論普遍認爲,民衆對經濟狀況不滿是美國現任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輸給特朗普的重要原因之一。
過去幾年,拜登政府頻繁發佈“亮眼”數據,宣傳其經濟政策的“成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12月4日發佈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4年美國經濟增長2.8%。這一增速在發達國家中相對較高,但美國民衆並不買賬,因爲多數人感覺生活成本上升、壓力變大。美國蓋洛普公司12月23日發佈的民調結果顯示,僅有19%的美國人認爲國家正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經濟與通脹等是美國人最擔憂的問題。
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是造成美國民衆生活質量下降的主因。美國勞工數據局發佈的數據顯示,美國食品雜貨價格比4年前上漲24.6%。很多美國人在社交媒體上抱怨,牛奶、雞蛋等的價格翻了一番還多。他們對比4年前的購物小票,顯示許多商品價格漲幅超過50%,有的超過300%。
一份題爲“紐約市真實生活成本”的調查報告顯示,過去4年,美國家庭基本生活開支增加131%,而家庭收入中位數的增幅只有71%。紐約大約一半成年人的收入無法覆蓋基本生活開支。
對即將上任的新一屆美國政府來說,解決上述問題並不容易,因爲這涉及階層固化、社會極化、種族歧視、政府低效等深層次問題。新政府計劃設立政府效率部以削減聯邦政府開支,但能取得什麼樣的效果尚不得而知。倘若美國再挑起大規模貿易爭端,歸根結底遭罪的還是普通民衆。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施蒂格利茨預測,新一屆美國政府如果大幅度提高關稅,美國人,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需要的所有東西都會變得更加昂貴,而對富人減稅的政策將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
極化加劇
“我們往往把彼此視爲敵人,而不是鄰居,也不是同胞。所以我希望……我們能花點時間靜下心來反思。”美國總統拜登在2024年聖誕節視頻致辭中說。美國韋氏出版公司則通過分析在線詞典使用情況,把英文單詞“polarization(極化)”定爲2024年美國年度詞彙。
2024年美國大選期間,特朗普被刑事定罪、遭遇未遂刺殺;在拜登迫於黨內壓力退選後,哈里斯成爲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選戰中,兩大陣營相互攻擊對方“威脅美國民主”。在電影《美國內戰》在美國上映後,美國《滾石》雜誌評論說:“你可能會不小心把影片的未來設定誤認爲是現在。”《大西洋》月刊則寫道:“在這個政治極化的時代,這部電影引發了令人不安的共鳴。”
拜登政府與共和黨人主政的得克薩斯州政府因移民問題發生摩擦和衝突,多次登上美國媒體頭條。得克薩斯、佛羅里達等共和黨人主政的州政府用大巴或飛機將非法入境的移民轉運至民主黨人主政的城市,作爲向民主黨發難的“武器”。美國國土安全部統計數據顯示,拜登執政期間約有1000萬“非法移民”進入美國,創下新紀錄。其他數據顯示,美國目前“非法移民”數量估計在1100萬至1500萬之間。
特朗普宣稱,上臺後將採取一切手段遣返“非法移民”,包括動用軍隊、廢除出生公民權等。然而,據美國農業部統計,美國農場僱工約有一半是沒有合法證件的移民。建築、裝修、食品加工和園林綠化等行業也大量僱用無證移民。如果強行驅逐所有“非法移民”,無疑將在這些行業遭遇強勁阻力。此外,大規模遣返“非法移民”還受執行成本等因素影響。
跨性別問題對新一屆美國政府來說也很棘手。特朗普最近表示,將簽署行政令把“跨性別者逐出軍隊、小學、中學和高中”,“讓男性離開女性賽事”,“這將是美國政府的官方政策,即只承認兩個性別:男性和女性”。這將徹底顛覆拜登政府視“跨性別權利”爲政治正確的做法,美國人圍繞這一話題的爭論將會進一步撕裂社會。
今日之美國,裂痕無處不在,不同階層、不同種族、不同黨派紛爭不休。本次選舉後,衝突更加明顯。
“美國優先”
2024年,美國不斷向以色列和烏克蘭提供軍援,縱容巴以衝突和烏克蘭危機蔓延升級,在聯合國安理會就加沙停火決議草案一再獨家行使否決權,對衝突延宕造成嚴重人道主義災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此同時,美國軍工企業大發戰爭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聲稱,自烏克蘭衝突升級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大約1000億美元的各類援助,這些錢大部分花在美國自己的國防工業上,“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美國的良好就業”。
2025年1月,新一屆美國政府將上臺執政,其內外政策或將給世界帶來更大沖擊。
近日,特朗普屢有驚人之言,他聲稱加拿大可以成爲美國的“第51個州”,揚言“收回”巴拿馬運河,宣稱獲得對格陵蘭島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絕對必要”。《紐約時報》刊文說,“特朗普的言論,以及這些言論背後並不那麼隱晦的威脅再次提醒人們,他的‘美國優先’理念不是孤立主義信條”,令人“想起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擴張主義或殖民主義”。
展望2025年美國外交政策,許多觀察人士認爲,美國有可能再次宣佈退出一些重要國際組織和條約,就連美國主導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或許也在“退羣”清單上。美國《時代》週刊最近採訪多位知名國際問題專家,所有受訪者都表示,即使美國不退出北約,特朗普也會按照自己的意願逼迫該組織“改革”。英國《金融時報》則報道說,特朗普的外交政策顧問已要求北約成員國將軍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升至5%。目前,歐洲各國防務訂單均大量流向美國。
長期以來,特朗普將關稅視爲萬能的外交工具。他日前公開表示,歐盟必須購買美國油氣,作爲對美鉅額貿易順差的“補償”,“否則關稅就要來了”。他還威脅北美鄰國:上任首日,將對所有自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產品徵收25%的關稅。分析人士認爲,倘若美國不顧多方反對向貿易伙伴大規模加徵關稅,將引發貿易戰,損害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