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減碳 轉向民間
(圖/路透)
爲了達到永續地球的願景,聯合國與各國政府推動各種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政策。最近受到高度關注的國內外相關政策包括:爲了加強減少碳排放,以及落實氣候中和的目標,歐盟將從2023年10月開始試行申報「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對於來自碳排放限制相對寬鬆的國家以及地區的進口商品,加徵「碳稅」。在此同時,我國環保署也宣佈2024年要開徵「碳費」,首波課徵的對象包括直接排碳大戶。
不論名稱是叫碳稅或碳費,不管具體開徵對象或是方法有何不同,都是透過政府課徵費用,讓用碳的成本增加,一來以價制量,二來用這筆課徵的費用投入有助於減碳的基礎建設。
理論雖然如此,實務可能未必。首先,就算用碳的成本上升,但能低於替代選項的成本,那麼用碳仍然不會有效減少;除非碳稅或碳費高於目前預估的10%、甚至20%。但是一下子拉得太高,又怕會衝擊經濟,恐怕各國政府都不敢輕易嘗試。
其次,政府課徵的碳稅或是碳費,真的會完全投入減碳基礎建設嗎?有多少比例會用在不相干的用途?就算投入減碳建設,效率又如何?從現行政府預算受到民意機構監督的有效性來看,以及先前監察院發現有地方政府對於煙品健康捐沒有專款專用的情況來看,未來必須更加透明公開,這個部分才能取信於民。
第三,現在減碳與各項ESG推動,主要都是政府帶頭,希望接軌國際標準。政府帶頭當然是好事,不過如果企業與民間沒有真的打從心裡配合,就算最後的成效不會淪爲形式主義或是金錢遊戲,也會打很大的折扣。
目前企業配合ESG,一方面是本於永續臺灣的社會良知,另一方面也是因爲金管會等主管機關的前瞻要求。正因如此,積極投入各項ESG評鑑的主要是大企業,尤其是上市上櫃公司或是與國外大公司有積極往來的企業;相較之下,先前許多調查都顯示,中小企業對於ESG往往停留在有興趣但還是不夠了解,或者是雖然瞭解,但是因爲成本考量而難以落實的階段。
至於民間,垃圾分類有助於減碳,依照我國現行的環保法規,也強制要求進行垃圾與廚餘分類及資源回收。但實際上,有多少人真的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觀察周遭垃圾桶中常有寶特瓶與免洗碗的情況,可見一斑。
聯合國與各國政府帶頭強化減碳等ESG指標,這是好事;但是真想要落實永續地球的願景,未來應該要轉向民間,啓發公民的認知與積極性。(作者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