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些您永遠無法忘記的臉譜 滿滿是臺灣棒球希望
一直以來總認爲棒球不會只是一場比賽,它是要深入生活的,形成文化;但什麼是棒球文化?我常常也在想這個問題,有一天參加一場博物館活動,和該館館長閒聊間我竟脫口出應該就是整個棒球產業鏈結中每個環節都算是吧!
例如球員及教練(原始端)、經紀人及球團(製作)、球場及觀衆(通路端)和周邊活動,像是媒體及其衍生行爲和後續效應等(服務後端)。而往往原始端是形塑文化的源頭,相當重要;在臺灣的不同角落裡,處處有爲臺灣尋找球員開發源頭的英雄,他們的臉譜令人難忘!
產業鏈這個想法讓也我想到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它其實是英國爲了拯救產業而生的,着重在經濟發展:被臺灣引用至今,感覺就像是把「設計」換了一個名詞而已,只是「文創」好像有些新意很時尚,大家就這麼用了,什麼也沒改變,什麼也沒進步,還有些糟蹋了文化創意產業真正的內涵。
會如此,我想應是我們對文化認知不深,明明是談文創,自當在所有產業中選擇重點產業自我定義何謂文創,而不是無所不包;另外既然是產業,就應清楚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建構,纔可以藉由文化的魅力來創造產值;但就因爲產業鏈建構費時又費力,我們主政者看到國外成果都是展覽和咖啡廳,不去想他們前端的努力,爲求速效,就讓所有的文創園區永遠只是在那賣咖啡和辦展覽。
文創發展最關鍵其實在最原始端,也就是創作者或是藝術家,在臺灣反而不重視他們,只把資金投入在後端上,就是不斷的硬體建設,所以黃春明處境可惜,在國外肯定是寶。在棒球發展上也是如此,應要好好建立形塑球員環境,並擴大參與面,讓更多愛打棒球的人穿上心儀的球衣。
對於這點,我腦海中總有些難忘的臉譜,他們一直默默在做這件事,只因爲愛棒球,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運用自己的能量無私奉獻。最令我感動的是,他們要的不是球員將來打什麼大聯盟回報,只要看到球員們快樂,希望他們不要變壞;爲了這樣,他們連自己的薪水、房子都不要了。
這些臉譜很多,像是花蓮的胡文偉,看到他已是大師級行銷人,卻戴上吉祥物頭套,只爲了幫學生籌比賽基金;看着他幾乎無時無刻的投入花東棒球的推動,真是像賣命。幾位校長爲了扶植棒球隊也令人動容,像是臺東豐國國小的方穎豐校長,他親自擔任總教練,也藉棒球幫助弱勢家庭,讓幾位失親的小孩重新找回自信。
幾年前去拜訪他時只求他們快樂打球,沒想到最近是奪冠連連!另外還有高雄岡山壽天國小的樑文堂校長,他一直擔心小球員生活好不好,很想幫他們實現出國比賽的夢想,現在拉下身段四處募款,他說募款雖然辛苦,欠了很多人情債,但比起教練羣與球員們的辛苦,實在是無法相提並論。另外在汐止有間北港國小,劉國華校長爲了讓小朋友們學到更多人生道理,決定成立棒球隊,但很多人勸他不要組棒球隊,因爲競爭大又花錢,不如組較冷門又少花錢的項目,還有機會拿獎牌。劉校長不認同,克服萬難以社團性質組隊,讓小朋友快樂學習。
受限個人資歷只見得這些臉譜,相信還有更多比他們更投入心力的人士,他們擴大了棒球參與面,不但爲國家培育人才,也看到棒球比賽之外的另一面;當長官們在發表如何振興棒運時,他們正默默在做,一鼓力量因此形塑當中,想着他們的臉譜,滿滿是臺灣棒球的希望。
▲行銷大師胡文偉。(圖/陸銘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