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買房不再「喜新厭舊」 中古屋購買比例創新高
▲30歲以下的年輕房貸族,購買屋齡30年以上的中古屋的比例,從2014年的18.9%,上升至2023年的22.7%,創下歷史新高。(圖/記者張雅雲攝)
房產中心/綜合報導
年輕人買房「喜新厭舊」態勢轉變,根據中信房屋統計聯徵中心數據發現,30歲以下的年輕房貸族,購買屋齡30年以上的中古屋的比例,從2014年的18.9%,上升至2023年的22.7%,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出年輕人對於老屋的接受度正在逐漸提高。
對此,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認爲,這主要有3個原因:中古屋的價格優勢、抗跌保值性以及可能獲得較好的貸款條件。
首先,新建案的價格通常高於中古屋,尤其在臺北市,新建案的成交價格基本上都在百萬元以上,而中古屋的成交價格則普遍在7~8萬元間。再加上新建案的公設比例高達30%~40%,對於購屋的年輕人來說,購買中古屋的性價比更高。
▲近10年30歲以下年輕人購屋屋齡傾向。(圖/ETtoday製表)
其次,中古屋具有較高的抗跌保值性。新建案多位於城市外圍或新興重劃區,這些地區的生活機能和交通機能尚未完全成熟,而房價卻有明顯超漲的現象。相反,中古屋多位於市區內,有穩定的自住需求支撐,房價的抗跌保值性更高。
最後,購買中古屋的年輕人也有機會獲得較好的貸款條件。雖然一般認爲房子越老,貸款條件越不利,但實際上,只要地段好、貸款人的信用狀況良好,銀行仍可能給予相對有利的貸款條件。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認爲,政府優惠房貸只能用成屋,會讓年輕購屋人願意轉向成屋,但新屋價高負擔大,中古屋價廉格局佳,但高房價是棄新從舊的重要關鍵
莊思敏指出,面對高房價和房屋老化的雙重壓力,「愈買愈老」已成爲一種趨勢。然而,購屋民衆在選擇中古屋時,仍需注意包括管線老化、漏水、壁癌等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