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然大物重生 你不知道的抹香鯨
塑化標本製作中。
8日,對於參與世界上第一隻抹香鯨塑化保存的全體人員是很有紀念意義的一天,大家一起與即將完成的標本合影留念。這是一個創造了兩個世界紀錄的標本:它是世界上第一隻被塑化保存的抹香鯨,我們第一次能夠看到抹香鯨的內部結構。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塑化標本。
2016年2月14日,兩隻抹香鯨在如東洋口港海灘上擱淺死亡。抹香鯨是世界級保護動物,爲了能夠進行長久保存,更好地進行科普教育,當地決定將它們製作成標本。
2017年,15公尺長的「沙沙」被做成剝質標本後返回江蘇如東「定居」,在當地展出。另外一隻14.88公尺長的「洋洋」怎麼樣了呢?大連醫科大學解剖教研室主任、生命奧秘博物館創始人隋鴻錦教授8日帶來最新消息:「很多人都關心抹香鯨保存的進展情況,也想親眼看看抹香鯨。現在計劃把抹香鯨從旅順運送到金石灘,在那裡完成後期的製作,同時供遊客參觀。8日參與抹香鯨塑化保存的全體人員一起合影留念。已經4年了,大家每天與抹香鯨朝夕相處,用鑷子和手術刀使得抹香鯨一點一點地重建起來,辛苦的同時,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也盼望着這世界上第一隻被塑化保存的抹香鯨早日和觀衆見面!」
生物塑化技術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生物標本保存方式,它通過真空物理工藝,利用矽膠、環氧樹脂等活性高分子多聚物替代生物組織中的水分和脂肪。通過這種技術製成的標本和活體生物有着相似的鮮活度,並可在顯微鏡水平保存細胞的結構,能夠長久保存,而且易於進行展覽和科研。
隋鴻錦教授告訴記者,「洋洋」創造兩個世界紀錄,第一個是永遠不可能被打破的,即它是世界上第一隻被塑化保存的抹香鯨,我們第一次能夠看到抹香鯨的內部結構。第二個世界紀錄也很難打破,即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塑化標本。
4年來保存歷程艱辛
記者問隋鴻錦教授,這4年來困難多不多。一提到這個話題,隋教授感慨起來:「幾乎沒有哪天不遇到困難,我們沒有任何參考資料,所以在解剖的過程當中,所有的資料都要從這隻抹香鯨身上獲得,包括它的解剖結構等等,而且時間又很緊張,設備也不足。同時因爲抹香鯨的體型非常大,我們還得考慮將來的運輸問題,包括它的高度怎麼調整,平衡點怎麼掌握,怎樣調節內部力學結構以便讓它能夠保持平衡等等,所以困難極多。我們在這4年的工作過程當中,僅僅專利就已經申請了6個,這都是因爲遇到困難必須想辦法解決,才發明出來的專利技術。」
塑化標本 凍齡千年
隋鴻錦教授的抹香鯨塑化標本團隊有20多人,4年來進行了堅持不懈的努力,用鑷子進行手工操作,一點一滴讓這個龐然大物獲得重生。「傳統標本只能看到生物的外觀是什麼樣子,塑化標本能夠看到內部結構。『洋洋』這隻抹香鯨爲什麼不是魚?看到標本後就能知道,它是用肺呼吸的,心臟是雙腔的,是恆溫動物。它如何保持體溫呢?原來皮下有很厚的脂肪。它遊動起來怎麼散熱呢?原來皮下有血管網。它的力氣有多大?可以從標本上看到抹香鯨的肌肉。它屬於哺乳動物,是喝淡水的,海里都是鹹水怎麼辦?我們看到它的腎臟的變化。所以通過這個塑化標本,可以講出非常多的道理,揭示出鯨魚怎麼適應環境的變化,爲什麼能在海洋裡生存,這裡面有很多有趣的知識。另外,塑化標本可以保存上千年,不會長蟲子,基本上等於一勞永逸,應該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標本保存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