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浙西天路”,我一個人“單飛”!

本週日,2024浙西天路KOM爬坡賽將重燃戰火。讓許多沒能搖號中籤的騎友饞得心癢癢。

57.3公里的連續彎道、累計爬升1800米爬升、整體爬坡難度達到最高的HC級……想想就令人熱血沸騰。

於是趁着開賽前夕,我帶上公路自行車,專程“4+2”(汽車4輪載到起點,自行車2輪騎到終點)前往賽事起點臨安昌化,全賽段騎行體驗了一番。

在浙西“戶外天堂”放飛自我

浙西天路全長139公里,沿途有17個自然村、7個風景區,串聯起杭黃世界級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

而浙西天路KOM爬坡賽,精選其中57.3公里的精華路線,並分別在海拔166米、345米、436米、922米和1364米的不同路段設置了騎行驛站,配套日趨完善。

起點8300戶外運動中心,就位於“千年古鎮”昌化的鎮中心,我在路邊麪館簡單吃了一碗地道的昌化刀削麪,買了一瓶水、幾根威化後,就背上行囊、獨自出發咯。

選擇一個人“單飛”,主要是自由。

和裝備頗爲專業的騎行“大神”相比,本人屬於“三無”騎行業餘愛好者(無鎖鞋、無碼錶、無風鏡),單純靠板鞋平踏上山,速度無法發揮到極致。而一個人騎行,想快快、想慢慢、想拍照記錄沿途的風景,就停下來,沒有羈絆。

從8300戶外運動中心出發,沿330國道一路向西,前10公里屬於熱身,一路少有起伏,沿途有美麗新農村、小橋流水人家、風吹麥浪泛起金色漣漪……

耳畔是《現在就出發》的歌聲:“遠離城市的噪音……去尋找純淨的天空……”,腳下的踏頻變得越來越輕快,在進階加速中放飛自我。

隨着往山裡扎得越深,沿途的景色也逐漸被連綿的青山、搖曳的竹林和潺潺溪流取代,恍然間騎行在330國道上,有一種騎行318國道的時空錯覺。

幾乎所有資深騎友都懷揣着一個“騎行西藏”夢,特別是走318國道,騎完全長2142公里的川藏線,它承載着太多人的“詩與遠方”。

但騎行“川藏天路”不僅需要耗時1個月,還要當心落石、克服高原反應、避免凍傷、不在乎紫外線把28歲“小鮮肉”曬成58歲“咕咾肉”……

而“長三角”家門口的“浙西天路”就溫柔多了,全長139公里,最高海拔不過1500米,不存在高反也沒有曬老焦慮,週末一兩天就能騎完,還不影響下週一的工作、學習。一路綠水青山,簡直是視覺、聽覺、嗅覺、心靈上的多重享受。

從里程數上來講,騎行15.4個“浙西天路”,相當於騎完了整條川藏線。對有“終極騎行夢”的騎友來講,也不失爲騎行“川藏天路”前的絕佳練習場。

在浙西大峽谷的“轉山”中重新省視自我

但對我而言,57.3公里的浙西天路KOM爬坡不是練習,而是目前強度最大的一次挑戰了。

此前,我也曾參加過多次150公里的騎行賽事,但幾乎都是平路,屬於騎遊性質。而面對體能消耗是平路N倍(坡度越大消耗越大)的爬坡騎行,最遠也就騎過餘杭徑山、臨安市嶺、德清莫干山、安吉天荒坪,單次爬坡均不超過30公里。

所以,在面對這次全程57.3公里、最高HC級強度的“浙西天路”KOM爬坡賽段,我心裡是沒底的。

事實上,在熱身10公里之後,就逐漸騎行進入了爬坡路段,一邊是高山、另一邊是溪流,偶爾還會穿過隧道,沿山與溪一路平行往上“蹬”,從高處鳥瞰,人和自行車顯得特別渺小。

起初爬坡,我還饒有興致,畢竟多年來也在西湖龍井爬坡上百次了,駕輕就熟。

於是在千與千尋中騎行,看一路風景,看大峽谷裡山外青山、看前路峰迴路轉。看到浙西大峽谷、浙西天池、相見村等著名景點、村落景區指示牌時,會心生嚮往;看到象鼻頭橋、魚跳村等頗帶喜感的地名,還會忍不住會心一笑。

騎過好漢坡,隨着爬坡的不斷深入、海拔的持續升高,體能消耗也越來越大。當騎到距起點30多公里處的一處持續長坡時,我的雙腿開始變得沉重,呼吸也急促起來,甚至還站起來蹬,一路“搖車”企圖加速翻過這個坡。

結果繞完一個坡,接着又是一個坡……緊繃的那口氣開始鬆動,低頭雙手搭在車把上慢慢踩,車把也開始無力地左右搖晃起來。

“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什麼?”汗水不停從額頭滴落,落在車把上,那一瞬間,我想到了《灌籃高手》中的三井壽,那個在天王山比賽中體力透支,依然堅持得分的“火焰男”。

“我是焰男”“我在臨安”“我要騎行浙西天路”,獨自騎行,陽光下對影成兩人,只能和自己對話。排除彷徨後,我的眼神又開始變得堅毅起來,將耳畔音樂切換成朴樹的《平凡之路》,調整好呼吸、控制好踏頻,鉚足勁往上蹬,蹬蹬蹬蹬蹬蹬蹬……

捱過了內心最動搖的一陣爬坡,終於騎到了大峰隧道口,左拐走華浪線繼續向前蹬,不一會兒,前方青山碧潭,高峽出平湖,純白系的“網紅大橋”華光潭大橋就在坐落在綠水青山峽谷間。

橋的一邊就是海拔436米的望湖驛站,20多名騎友正在休息、拍照,碧綠的湖水配上藍天白雲,白色大橋、白色欄杆、白色桌椅、白色鞦韆……美得彷彿浙西天路上的小“聖托裡尼”,讓我也忍不住停下來拍照、小憩。

在海拔1364米的太子尖驛站超越自我

這羣騎友是剛從山頂太子尖下來的,接下去基本以下坡、放坡爲主,已然沒什麼壓力。

“都快下午3點半了,你這個點上山頂,前面20多公里全程HC級爬坡,下來怕是天都黑了,還是別上去了吧。”一名騎友看我穿着短袖短褲,提醒山上冷,傍晚下坡別凍壞了。

此言一出,我剛點的咖啡瞬間就變得不香了,有一種中國男足打到比賽80分鐘落後的緊迫感——“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

於是將冰咖啡一飲而盡,跨上單車,繼續向“浙西天路”之巔進發。

最後20多公里,幾乎沒有上下起伏,屬於全程爬坡。海拔也將從436米一路攀升到1364米,是參加上一屆浙西天路KOM爬坡賽騎友們口中最“虐”的賽段。

或許是剛小憩、喝過冰咖啡的緣故,一開始我騎得出奇的順暢。在保持不錯踏頻的同時,還很享受一路高山、溪水、泉水、梯田、村落切換的畫面,看峽谷裡水波浩淼,悠然自得。

幾乎是馬不停蹄地騎到了海拔922米的轉山驛站,看到“轉山”兩個字,首先想到了電影《轉山》,一部講述弟弟爲完成哥哥遺願,獨自從麗江騎行山地車經“天路”抵達拉薩的影片,它和彭于晏主演的電影《破風》一起,成爲許多自行車愛好者的“初戀”。

在轉山驛站,我買了一塊巧克力,三五口嚼完,作爲最後10多公里,衝頂前的終極驛站補給。

繼續向前,路過了國石村、梅大姐高山生態農場、“太子尖下第一村”峽谷源村……海拔也已經攀升到了1000米以上,高山上天清氣朗,分外寧靜,耳畔只有大自然發出最純粹的泉水“叮咚”、蟲鳴鳥叫、清風陣陣、樹林簌簌聲。

衝刺的連續髮卡彎“英雄坡”就在眼前。

從“太子尖下第一村”到太子尖驛站大約有7.5公里的爬坡,相當於龍井爬坡(北坡2.5公里)的3倍距離,平時這個強度並不會爲難我,但此時在完成浙西天路KOM爬坡賽50多公里的賽段路程後,雙腿已然無力。

距終點約5公里,雙腿不停搖擺,車把搖搖晃晃;

距終點約3公里,右側小腿已經開始凌亂,在抽筋的邊緣瘋狂試探,我只能下車,喝掉最後兩口水、吃掉最後一根威化補充能量;

距終點2公里,右腿肌肉還在不時抽動,就差麻痹了,果斷採取“左腿用力踩、右腿順勢搭”的輔助策略;

距終點1公里,希望就在眼前,抖擻精神,開啓最後的衝刺!

令人喜出望外的是,最後1公里的衝刺,前600米爲上坡、後400米下坡,這讓我得以以一個衝刺手的速度和姿態越過“終點”,在山頂遊客的讚譽聲中,很體面地抵達太子尖驛站。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夕陽西下,原本漸暗的天空突然出現了“佛光普照”的絕美景色,站在太子尖山上一覽衆山小,遠處,村莊、農舍靜臥在峽谷裡,光韻帶來的如夢似幻,讓人由衷地感嘆“夕陽無限好”。

來自臨平的攝友梅大哥正在觀景平臺上給妻子拍照,自駕而來的他,看到我是騎車上來的,先是佩服誇獎,繼而提出也幫我拍幾張。

求之不得——會當凌絕頂,我用最後的倔強,迎着晚霞,高高舉起公路車,把第一次浙西天路KOM爬坡勝利的“小小成就”瞬間定格。

一旁的太子尖驛站裡,2023浙西天路KOM爬坡賽的“英雄榜”還屹立在山巔,男子組最快1小時35分06秒,是台州名將胡甜甜,女子組冠軍何衝的用時也僅有1小時44分,令人歎爲觀止。

我自然無法和騎行“大神”們比成績,但首次成功挑戰如此強度的爬坡路,完成已然是超越,樂在其中。

△最後再來感受下浙西天路“放坡”

風馳電掣地下山,在來回全程114.6公里的賽事路段上感受臨安“戶外天堂”的魅力。

等回到昌化8300戶外運動中心,天已經黑了。但心裡的路,亮了。

記者 王斐帆

我們大杭州新媒體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