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背後有牛人

樂聚創始人、董事長冷曉琨 加速進化創始人程昊 “夸父”機器人進行表演 掃碼看T1機器人表演視頻

在2025中關村論壇的舞臺上,一衆機器人成爲全場焦點:樂聚的“夸父”機器人以行雲流水的太極舞步和雙語導覽驚豔全場,加速進化的“T1”機器人用高難度隊列舞蹈與足球特技征服觀衆。

這場科技盛宴背後,是創業者長達十年的“死磕”:清華火神隊出身的程昊將機器人競技經驗融入商業化探索,冷曉琨打破進口依賴,率團隊攻破40個自由度靈巧控制。從實驗室算法到千億級產業集羣,北京正以頂尖人才、政策紅利與場景開放,託舉起中國具身智能的“高光時刻”。

現場

中關村論壇上人形機器人成爲焦點

表演、主持、引導、合影……雖然2025中關村論壇已經閉幕,但是論壇上來自加速進化、樂聚等公司的人形機器人給在場觀衆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樂聚的“夸父”機器人以“科技辦會智願者”的身份,深度參與開幕式科技秀、平行論壇主持、引導問詢、迎賓合影等重要場景。在開幕式科技秀上,“夸父”機器人憑藉多機羣控技術,完成太極拳及高難度舞蹈動作,展現出樂聚團隊的最新技術突破。在科技與法治論壇和閉幕式上,它又化身迎賓主持,與現場嘉賓進行靈活自如的交互。會場外,“夸父”依託智譜大模型,通過中英文雙語爲嘉賓提供智能導覽和路徑指引服務,憑藉出色的多場景服務能力,被論壇授予“科技辦會智願者”稱號。

加速進化的“T1”機器人同樣表現出色。在開幕式上,8臺“T1”機器人聯袂完成高難度擬人隊列行走、10°大斜坡爬坡、舞蹈、俯臥撐、起身編隊表演,通過動態燈光秀與精準舞蹈動作,將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在迎賓環節,“T1”機器人通過語言交互和迎賓互動,爲各國嘉賓提供智能引導服務。在常設展館中,“T1”機器人持續進行機器人足球表演及特技表演展示,還在分論壇中化身主持人,與發佈人一起發佈“人工智能創新街區”,其大規模、多場景的應用,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目光。

在採訪中,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加速進化和樂聚兩家公司的創始人都是年輕創業者。

揭秘

一個月攻關調試後呈現完美演出

“精彩的背後,是科研人員長達一個月的努力攻關、調試測試”,樂聚機器人副總裁柯真東說,讓機器人打太極比跑步難得多。既要剛柔並濟的轉身推掌,又要做到單腳站立等複雜全身舞蹈動作,而在開幕式的舞臺上,柔軟的地毯和信號干擾,都成爲了難題。

最終,研發團隊組織動捕數據採集,開展機器人運動軌跡重定向及仿真遷移,克服了柔性地毯控制穩定性下降、舞臺複雜電磁環境導致位姿傳感器飄移等問題,歷經百餘次訓練和測試迭代,通過技術創新與場景融合,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了動作訓練,呈現了一場完美演出。

“在過去一週的排練中,機器人零失誤、零損壞,狀態穩定”,加速進化的程昊說,在科技秀中的10°大斜坡爬坡、舞蹈、俯臥撐、起身編隊表演,由於有了自研的強化學習算法框架和高爆發的模塊化關節,對“T1”機器人來說並不算太難。導演組也點贊這羣小演員“皮實可靠”。

團隊

年輕創業者“難而正確”的堅持

加速進化和樂聚兩家公司的創始人都是年輕創業者,他們有着相似的經歷:在校期間就開始進行人形機器人的技術研發,並且有所積累;畢業後,都堅定地走上了創業之路,兩家公司都有着10年以上的研發經驗;創始人對於“自主創新”有着一股執拗,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

程昊是北京人,自幼癡迷機器人,高考時因清華招生老師一句“自動化系做機器人”,便堅定選擇該專業,並在本科期間加入趙明國教授的機器人實驗室。畢業後,他首次創業,推出智能日程管理工具“朝夕日曆”,後被字節跳動收購,並擔任飛書產品副總裁。這段經歷雖未直接涉足機器人領域,卻讓他積累了產品商業化與團隊管理的經驗,爲其二次創業埋下伏筆。

2022年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發佈與2023年ChatGPT的橫空出世,成爲程昊人生的轉折點。他敏銳地意識到,大模型與機器人運動控制的結合將重構具身智能的底層邏輯,而通用AI的能力涌現需要搭載新的硬件載體。隨後在2023年,他創立加速進化公司,集結清華火神隊前成員與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精英,開啓人形機器人新徵程。

與程昊不同,冷曉琨的創業歷程更具延續性。2012年,讀大學時的冷曉琨在哈工大的校園內成立了“智能機器人俱樂部”,下決心要做一臺自主研發的人形機器人。一次,他所在的實驗室接到了在央視春晚上表演機器人舞蹈的任務。歷經兩個多月籌備,春晚表演順利完成,贏得了很多讚譽。但是,由於當時市面上根本沒有國產的人形機器人產品,表演只能採用進口設備,被很多網友詬病,也成了冷曉琨和夥伴們的一個心結。

成長

“夸父”已經“拿下了車廠的offer”

歷經兩年多的時間,哈工大“智能機器人俱樂部”研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硬件和控制系統。2016年,在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下,哈工大機器人團隊的十個師兄弟一致決定創辦“樂聚機器人”。公司剛成立第一年,便推出了國內首款能實現快走的小型雙足人形機器人。

轉折發生在2023年。當年12月,樂聚推出了國內首款可跳躍、可適應多地形行走的開源鴻蒙人形機器人“夸父”,它的重量約46公斤,全身自由度超40個,具備了高可靠性、高動態運動能力的身體結構、靈巧的雙手以及能夠精準感知和自主規劃任務的聰明大腦。“夸父”發佈即量產,訂單和合作項目接踵而至,還引起了二級市場波動,機器人板塊應聲漲停。近期,樂聚迎來了一件大事:在北京註冊了獨立主體——樂聚通研(北京)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

據瞭解,“夸父”機器人已經“拿下了車廠的offer”,在一汽紅旗工廠內成功部署,首次實現多機長時連續作業,真的上崗幹活了。它可以在產線完成繁重的搬運工作,讓人類同事遠離高風險環境。樂聚創始人、董事長冷曉琨說,未來,樂聚將積極聯合北京通院等生態合作伙伴,打造“像博士一樣聰明,像家電一樣便宜”的人形機器人,助力我國建設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目前,樂聚和加速進化兩家公司均爲行業中的佼佼者。樂聚產線爆單,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他們可以出廠不同規格的機器人,訂單已經排到了五六月份,基本上每下線一臺就要交付一臺。成立僅一年多的加速進化,也很早就意識到商業化的重要性,目前爲止已經出貨百餘臺,並且取得了全球客戶的認可。

·對話·

加速進化創始人程昊

北京會成爲全球具身智能的行業高地

北青報:您爲何選擇在北京創業?北京在機器人行業有什麼優勢?

程昊:我覺得北京會成爲全球的具身智能和機器人行業的高地。北京無論是在人才上,還是在整個產業的基礎上都有很大優勢,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優勢。

北京有非常多頂級高校。這個行業很新,行業內很多的大突破都是非常年輕的人才,甚至是在校的博士生、碩士生做出來的,因爲它太新了。而很多所謂有經驗的人,他可能用的是上一代的技術和方法。當下,人工智能發展相當於是一場技術革命,北京有非常優秀的學校,學校裡有全球最優秀的學生,他們很有機會實現技術上的創新與突破。

我覺得在北京創業更容易做成。我是北京人,第一次創業在北京。我覺得創業就是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做更有挑戰更大更難的事情,那就應該選擇像北京這樣的人才非常多的地方,可以提高正確率。另外,我們也看到北京正在大力推動機器人行業發展,比如這一屆的中關村論壇給了創業公司很大的支持。

北青報:在剛剛結束的2025年RoboCup德國公開賽成人組決賽中,清華火神隊以9:0的絕對優勢戰勝東道主德國Sweaty,強勢奪冠。您在校期間就參與清華火神機器人足球隊,這對後來的創業經歷有何幫助?

程昊:我們公司裡面很多成員其實都和清華火神隊有非常深的關係。比如說清華火神隊的創始人是趙明國老師,是我們的首席科學家;清華火神的第一任隊長,是我們現在的技術VP,我也是曾經的清華火神隊隊長,我們公司很多研發人員原來都是清華火神隊的隊員。

我們從大一大二就開始用雙足人形機器人去做機器人踢足球。第一,這個場景是感知決策和運動綜合控制的,那麼它其實是一套綜合的算法,而不是像跑步,只是運動控制,而足球有競技,對技術要求更加全面。第二,足球隊的機器人會有多臺機器分工和對抗的,不僅增加了很強的趣味性,它的挑戰和複雜度相當於又上升了一個維度。機器人不是自主在做事情,而是真的有對抗,讓機器人相互撞到一起,讓它們之間相互配合。比如下底傳中射門的動作,這些都是讓智能決策有很多真正落地的體驗。這對機器人整個硬件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我們現在推出的機器人能做到“皮實耐摔”。這也是我們在商業化銷售很重要的一個點,國外客戶不需要總是寄到中國來修,可以用得很“狠”。

本組文/本報記者溫婧(除署名外)

攝影/本報記者袁藝統籌/餘美英

·評論·

這座城市將讓更多年輕人做成“大事”

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如同一場機器人的嘉年華,形態各異的機器人能給你衝咖啡,陪你下象棋,爲你把脈看病,給你表演太極拳和俯臥撐。站在那個場景中,我有一個深深的感覺,人工智能時代真的要來了。

本屆中關村論壇上,結合大模型的具身智能機器人成了最熱的話題。與會的多家機器人企業有個共識,具身智能機器人未來將廣泛進入家庭場景中,一個家庭可能需要負責家務、照護、情感陪伴的多個機器人,屆時機器人產業將是一個“藍海”市場。當下,整個產業的技術水平離進入家庭還有一段距離,機器人主要應用在高校科研、表演展示和工業場景中,這一階段的打磨、醞釀,對於未來具身智能的成熟非常重要。

具身機器人是年輕人的行業。本次中關村論壇中,這些具身智能創業團隊一張張青春的面龐格外引人矚目。北京高校雲集,具有全球最優秀的一幫青年,給創業公司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

加速進化機器人公司是一家誕生於北京、成長於北京的公司,團隊核心成員來自於清華大學機器人控制實驗室及清華火神機器人足球隊。機器人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產業,它的“身體”需要先進的製造業技術來支持,它的“大腦”和“小腦”則需要高精度的傳感系統和先進的算法來實現,北京的科研機構能夠爲創業公司提供技術支撐。加速進化機器人公司的第一款產品僅用了一年時間即推出,得益於北京的人才資源和技術氛圍。

和加速進化不同,樂聚通研(北京)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註冊不久,總經理柯真東透露,是北京豐富的人才和科技資源吸引了他們。樂聚通研已與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合作,通研院提出的CDM-MPC控制框架,成功爲其解決了機器人動態平衡的難題。樂聚機器人目前主要探索在工業場景中應用,這就要求他們要與不同企業合作,才能拓寬應用渠道,豐富應用數據。北京自身擁有衆多企業,更具有輻射全國的獨特區位優勢,在北京能尋找到更多合作機會。

柯真東說,做工業應用機器人,中國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爲中國有世界上最完備的工業門類和工業場景。這句話闡釋了一個質樸又深刻的道理,“鯤鵬生於北冥之水”,創業者也需要一個廣闊豐富的產業生態。尤其像具身智能機器人這類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興產業,需要一個擁有大量科研機構、高水平人才以及投資機構的創業環境,才能孵化出“瞪羚”和“獨角獸”。對於這些有夢想的年輕人而言,中國這片廣闊天地,一定會大有作爲,北京也將讓更多人做成“大事”。

文/於永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