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比北高市長更重要 全臺907位議員每年40億小金庫揭秘
▲11月5日星期一新北市議會,本該審預算的日子,議員們卻集體請假,爲了跑選舉,議場空無一人。這樣的議會,還有很多⋯⋯你知道,各縣市政府預算裡,幾乎都藏了一個議員「小金庫」嗎?(圖/商業週刊/攝影陳宗怡)
文/管婺媛
4年一次的九合一地方大選,將在11月24日投票,共有1754位議員候選人,搶爭912個席次。此時,正是各縣市議會的預算審查會期,但,我們從北到南走訪各議會,發現議場正上演着「空城計」。這,是議員們的共同默契。爲了讓大家專心拼選舉,如臺北市、臺中市議會趕着審完明年預算,中市議會甚至創下「一小時通過總預算」紀錄,北市預算則僅微幅刪除0.37%;高雄、新北市、花蓮縣議會因擔心議員出席率太低,把一個多月後就要開始花用的明年度預算,留待選後或明年再審。
全臺縣市合計年逾一兆元的預算,被如此草率對待,議員們真能幫人民看緊荷包?地方預算中,每年約有近40億元,是所謂「議員配合款」,這是縣市政府在自己帳上編列,供議員提建設案、補助案時撥用的款項。別小看這筆錢,它可能是臺灣民意代表角色錯亂、浪費納稅錢的典型之作。10月底,6位新竹縣議員,纔剛因配合款貪污案集體入獄服刑。審計部與監察委員調查報告均曾指出,配合款形同地方民代的「私房錢」,成爲討好選民、酬謝樁腳與牟取不法利益的地方財政資源。而議員建議支出的項目更是五花八門、琳瑯滿目,除了常見的路面改善外,連宮廟石雕、龍鳳獅陣道具、神明的帽子、社區媽媽土風舞制服等⋯⋯都在配合款花用之列。
「讓一個有缺失的制度存在,就給了它產生弊端風險的機會,」研究民代配合款多年的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羅清俊,點出問題癥結。其實,調查過程中,也有議員迴應,希望地方政府將配合款收回,一來避免浪費,二來也讓議員免於基層或社團不斷「討錢」的人情壓力。一位新北市政府官員則說:「除非中央立法禁止嘛!否則要地方議會自費武功,可行性不大⋯」桃園市議員詹江村多次主張取消配合款,但事後他仍申請動支。「一鍋飯(教育經費)原本應該由教育局分配,但它把盛飯權交給議員,只有我不盛,大家都有飯吃,難道要我選民餓死嗎?」他直指,「是你(制度)逼着我球員兼裁判啊!」
配合款作爲府會關係的潤滑劑、加速地方需求上達的效率,也有學者、官員指爲「必要之惡」。「這是藉口,除非有數據證明,實施配合款的縣市更能滿足民衆需求,且無其他方案替代,我纔會承認這是必要之惡!」羅清俊指出,有議員主張民代比政府更瞭解基層,「這難道不是行政機關不夠用心的結果嗎?」他提出研究統計,每到選舉前,各縣市配合款金額就特別高,「這明顯是爲選舉操作資源分配,長久不利民主發展!」他也認爲,把配合款改爲建議款,只是折衷,不是從此取消,仍是換湯不換藥。如果一套制度需要高度仰賴民代個人品行操守,更無法達到資源公平分配的效果,我們爲何要繼續容忍它?「這跟選民期待民代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有關,」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吳重禮說,「我們期待他是立法者、監督者,或只是選民的跑腿人?」一年40億的配合款,相較上兆規模總預算,看似「小錢」,但,它對民主制度造成的傷害,卻是難以金額規模大小衡量的。政治,或許平時看似距離遙遠,事實上卻滲透你我生活各個層面。全臺22縣市,已有19個每半年公佈一次議員配合款清單,仔細監督你所在地區的每一筆花費,是我們看緊自己荷包的第一步!
【更多報導】
1. 不管年紀多大就是不願離家...爲什麼啃老族,大多是兒子而不是女兒?2. 耗資2千萬,在高雄開3家店!越南臺商會長返臺投資,自許高雄囝仔「我南漂我驕傲」.3. 客人堅持點菜單上沒有的牛排,否則投訴高層!文華東方首位華人餐飲總監:兩個難忘的危機處理事件4. 安排大陣仗去機場「搶訂單」,卻見郭臺銘和客戶一起走出來...想當業績王:見客戶前,先問自己5問題5. 溼氣排不掉,久了就變「脂肪肝」!中醫師:2種食物別再吃,甩開溼滑黏稠的體內廢物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1617期。※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