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銘:NCC若對中天撤照 極不明智
前行政院新聞局長、公廣集團董事長邵玉銘受訪表示,民主國家不應以行政手段干預媒體,如此做法就像警總時代復辟。(本報資料照片)
前行政院新聞局長邵玉銘昨天強調,臺灣在解嚴33年後,政府仍然在對電視媒體採取換髮執照審查,不符合臺灣民主化的國際形象,主管機關以行政干預手段妨害媒體言論自由,無異是警總時代的復辟。他並指出,當前臺灣電視媒體絕大多數都已偏向執政黨,如果NCC對中天新聞臺撤照,極不明智,更有損臺灣多年來在國際社會建立的民主燈塔形象。
民主化成果 應共同珍惜
今年82歲的邵玉銘說,臺灣自1987年解除戒嚴,開放報禁,保障新聞媒體的言論自由之後,讓臺灣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並使得中華民國的國際形象從原有右翼、軍事獨裁政權,改變成爲民主自由燈塔的分界線,加上經歷三次政黨輪替,中華民國已是國際社會共同承認的民主化政體,這是全民應共同珍惜的民主化成果。
邵玉銘昨天在接受訪問時並說,國家通訊委員會NCC的設立宗旨,應是仿傚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理念,就是不應過度干預電視媒體的正常運作,如1971年美國《紐約時報》刊登越戰的重要文件,美國大法官會議最後以6比3,決定民主政府不能把媒體移送法辦。這是尊重新聞自由與媒體言論自由的重要指標,值得民進黨政府深思的案例。
電視新聞臺 多偏執政黨
邵玉銘感慨地說,目前立場明顯偏向民進黨政府的電視新聞臺,遠多於對執政黨監督批評的電視臺,最少是5比1,而且臺灣電視臺普遍都在批判在野黨,這是國際上比較少見的情況。
目前只有在中天新聞臺、TVBS還能經常聽到批評執政當局的聲音,這是開時代倒車,這種媒體現象,非常值得執政黨高層人士深思。
邵玉銘在1987年4月至1991年9月擔任行政院新聞局長,是兩位總統(蔣經國、李登輝)、三位院長(俞國華、李煥、郝柏村)的發言人,跨越戒嚴與解嚴時期,曾代表政府向國際發佈解嚴、解除報禁等重大改革決定。
他說,今年是民進黨創黨34週年,民進黨已全面執政,相關決策應顧及臺灣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民主形象,這是得來不易的成果。
邵玉銘說,美國前總統傑佛遜有句名言,若要在沒有政府與沒有報紙之間做選擇,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沒有政府。
「民主流弊,只能用更大的民主去消弭它,而不是採取更嚴格的管制。」臺灣已是民主社會,對媒體管理,應由閱聽大衆來抉擇,你可以不看不訂,也可以不信不理,若媒體有違法應由司法機關審理,行政機關沒有必要去管控媒體。
邵玉銘並指出,戒嚴時期因警總嚴格管制廣電、藝術創作等業務,政府因擔心人民懷念大陸故鄉,影響民心士氣,禁唱《橄欖樹》、或擔心鄉土意識,禁唱《黃昏的故鄉》,這些都是警總時期的特殊產物,他擔任新聞局長期間,新聞局承接國防部所屬警備總部所掌管的各項文化審檢業務,但新聞局此後就沒有再禁過一首歌。
面對媒體亂局,專研國際事務的邵玉銘說,很多外國學者近來對臺灣媒體的發展趨向感到憂心遺憾,尤其,臺灣安全形勢陷入危難之局,應展現民主厚度與治理國家的智慧,爭取國際與大陸民意的聲援,政府對有損臺灣民主形象,並具有高度政治爭議的事,在「有所爲,有所不爲」之間做出明智抉擇,充分尊重媒體言論自由,纔是臺灣長治久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