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無悔,死無懼」!她化名吳小姐登報徵婚 面試108位應徵者

▲61歲的陳玉慧體悟,有些事情,或許真要失去才懂得。

圖文/鏡週刊

因爲吵架,丈夫失蹤一整天,作家陳玉慧心想:「如果丈夫不見了,我該怎麼找?」這成了她人生第一部電影作品《愛上卡夫卡》的靈感來源,竟也成爲離婚的預言—丈夫真的不見了。

陳玉慧曾經登報徵婚,以劇場概念與上百位男性對話,撰寫《徵婚啓事》一書,多年來不斷被改編成戲劇。她的人生、婚姻都像電影,她和德國前夫明夏認識一天就閃電結婚,她卻忽略明夏對她的愛、溫柔與包容。

「離開丈夫時,我才知道我這麼愛他。」有些事情,例如愛,或許真要失去才懂得。

如果將人生拍成電影,陳玉慧選擇使用倒敘法,從前年某天,她走到德國巴德街的房子前說起,「我看門牌上已經沒有我的名字了。」61歲了,她說話偶爾還會出現年輕時演出舞臺劇的獨白聲腔,言談中不時夾雜法文德文。她說當時也不知道爲什麼要去,「只是想說點話吧。」按了電鈴屋內沒人,也幸好沒人,因爲她心裡想着:「我要怎麼放火把這房子燒了?這個理想之屋是我跟他(前夫)一起蓋的耶。」屋內的裝潢傢俱廚具也是一起選的,但當婚姻結束,一切也就不相干了。

5年前簽字離婚,陳玉慧沒有停止創作,人生第一部電影作品《愛上卡夫卡》今年上映,靈感來源是有一天起牀,她想,如果丈夫不見了,該怎麼去找他?「那時候我們吵架,他失蹤了一天。我就東想西想,會不會是突然昏倒?還是車禍?因爲我們那時住湖邊,我就想他會不會走進森林被狼咬,或是掉進洞裡面。」後來才知道,原來前夫和母親去吃飯了。

▲陳玉慧首部電影作品《愛上卡夫卡》,原片名爲《XOXO卡夫卡》,入選2018年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也是唯一入圍的臺灣電影。(翻攝自陳玉慧臉書

失婚的女人曾經徵婚。1989年,那是沒有手機,更沒有臉書、LINE、Instagram的年代,陳玉慧化名吳小姐,在各大報徵婚,寫明「生無悔,死無懼,不需經濟基礎,對離異無挫折感,願先友後婚,非介紹所,無誠勿試。」之後她面試了108位應徵者(含一名女性),並將自己與其中42名男性的互動過程,寫成小說《徵婚啓事》。

▲電影《愛上卡夫卡》首映記者會上,陳玉慧(中)與女主角簡嫚書(右)、男主角林哲熹(左)談電影主題爲女性自我成長。

徵婚過程是一場戲,陳玉慧也活得像部女性追求自我的電影。人生履歷是這樣的:法國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院文學、歷史雙碩士;擔任《聯合報駐歐特派員,做過一系列國家領袖專訪;同時創作不輟,涉足編劇散文、小說,編舞家林懷民更贊其爲「當代華文界最動人散文家」。

婚姻是已播畢的電影。1994年,她與德國人明夏(Michael Cornelius)結婚,2人在電影院相遇,當時各自都有男女朋友,2人聊天到深夜,就決定結婚。明夏在一天內與當時的女友分手,她則在3天后分手。

聊起結婚過程,她說曾經有個喜歡的男人問她要不要去舊金山,她沒答應,事後覺得遺憾。「所以明夏問我要不要去舊金山的時候,我心中就想怎麼可能?」她極喜歡明夏的知性,「他生活經驗跟我比較像,他是哲學系,學戲劇又做廣播劇導演和編劇。沒有一個人可以像明夏一樣跟我無所不談,可以聊文學、戲劇,從柏拉圖談到轉型正義。」

陳玉慧

1957 年 7 月 8 日出生於臺中市,成長於新北市中和區,20歲赴巴黎學習戲劇,從此旅居國外。曾任《中國時報》美洲版記者、《聯合報》駐歐特派員、蘭陵劇場導演。代表作小說《徵婚啓事》至今仍不斷被改編爲戲劇,《海神家族》更獲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香港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評審團獎。今年1月推出首部個人電影作品《愛上卡夫卡》。

更多鏡週刊報導【丈夫消失番外篇】相遇聊到深夜 她一天後決定結婚【丈夫消失了番外篇】「鄉民留言很恐怖」 性侵標題就像一把刀【丈夫消失了二】遭心理師警告走不出性侵陰影 陳玉慧:好大的恐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