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錯失兩岸經濟融合最佳時機──中國謀略(九)
1992年,臺商在大陸投資設廠。圖爲福建臺資針織廠。(白德華攝)
畢竟,大陸已今非昔比。80年代初,臺灣經濟實力堅強甚至處於鼎盛時期,而大陸則剛從泯滅人性的文革中緩過神來,雖不至於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但以一窮二白名之則恰如其分。那個年代李登輝曾講過一句恫嚇臺灣人的「名言」:兩岸一旦統一,大陸人會把臺灣人的錢全分光、搶光。以當時狀況來說,所言看似有三分道理,也讓不少臺灣人心生對「統一」的恐懼。惟如此「分化」的結果,使臺灣的地緣價值慘遭埋沒!
彼時國際之間對開放不久的「鐵幕」大陸缺乏瞭解,同樣的,大陸對國際形勢也懵懵懂懂,對未來走向「一知半解」(摸着石頭過河),確實需要臺灣這個同胞、鄰居在各個領域的支持與協助,而臺灣也的確非常適合作爲大陸對外接觸的橋樑角色與功能,久而久之形成互補乃至融合。
可惜現在來看,已時過境遷、時不我予矣。
(作者提供)
大陸文革早已結束,臺灣卻方興未艾
一個實際的案例是,當時中國大陸某城市社會科學院準備舉辦國際級別的年度學術研討會,但沒有對口的國外專家資源,於是求助臺灣某大學知名教授,希望能代爲邀約,但臺灣方面基於資源寶貴予以婉拒;誰曾想,兩年後該教授應邀參與研討會,到場出席、發表論述者有不少諾貝爾得獎級別之專家學者,可謂冠蓋雲集,該教授雖不至相形見絀,但也歎爲觀止,且認爲自己當初的殘忍拒絕並非明智。
告訴我這件事的,正是親身經歷者的「該教授」。
再看看當前的兩岸發展形勢,臺灣除了作爲大陸產業鏈配置的基地之外,經濟陷入窘困狀態,早已不復當年「亞洲四小龍」之威風,而這只是在短短20年間所發生之翻天覆地的改變。對許多眼睜睜看着大陸改革開放後的崛起,及眼睜睜目睹臺灣由富裕進入文革式政治內鬥的斷崖沉淪之臺商來說,頗有今夕何夕之感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