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理事長 許乃文 籲政府補貼風電臺廠

許乃文小檔案、臺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TOWIA)成員 哥本哈根風能開發董事總經理、臺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理事長許乃文。圖/王德

離岸風電國產化帶動臺廠供應鏈雨後春筍般設立,臺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TOWIA)理事長許乃文接受本報專訪指出,本土風機組裝葉片、鋼構廠等,從臺北港到高雄生產廠房陸續完工,爲加速國產化進程,建議政府比照臺商迴流,直接協助臺廠技術設備升級,或在稅務融資上給予「特殊補貼」,以降低投資風險

國內八家風電開發商在3月中大陣仗成立臺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TOWIA),包括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捷熱能源(JERA)、麥格理綠投資集團(Macquarie’s GIG)、臺灣北陸能源(NPI)、沃旭(Orsted)、上緯新能源(SRE)、達德(wpd)、玉山(Yushan Energy)等都是創始會員。

被選爲首任理事長的CIP董事總經理許乃文侃侃而談協會成立緣由及功能定位。她說,TOWIA成立是時任經長、現副閣揆沈榮津的鼓勵,宗旨是希望透過此平臺對政府提出政策倡議和溝通,對社會傳達更多正面綠能知識,對產業界則以整合方式來對談。

首部產業白皮書 年底推出

至於協會將優先推動的工作,許乃文說,政策倡議小組正積極撰寫首部離岸風電產業政策推動白皮書,把開發商在開發過程面臨的挑戰、經驗傳承(lessons learned)向政府倡議,希望今年底前出爐;而地方溝通小組則計劃擴大至各地有風場建設之縣市,和地方政府及團體展開溝通。

值得注意的是,風電國產化政策日前引發歐盟關切,認爲我違反世貿組織(WTO)規定,對此許乃文表示,國產化議題獲國內外很大關注,站在協會立場希望對臺灣整體風電產業更具信心,離岸風電是新興產業,從零到一要創造全新的產業非常困難。她強調,協會立場絕對支持政府國產化政策,但希望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給予更多彈性,並呼籲政府對本土臺廠給予更多協助。

協助本土業者 接軌國際

何謂「給本土廠商更多協助?」許乃文進一步解釋,臺廠風機零組件、鋼構等下包商在臺灣是中大型企業,但在國際化程度經驗可能不完整,面對業主是一流國際風機大廠或開發商,在國際接軌上政府應給臺廠更多協助,包括人才、法律、專案管理人員(Project Manager)等,從商業談判瞭解國際法務及國際商法的know-how,協助臺廠更快速接軌國際談判,以達到政府期待風電產業出口的使命。

談及國產化成果,她說,每家併網時程不同,賦予國產化程度不同,學習曲線陡峭程度也不一,但國產化呈現的正面效益是,很多供應鏈臺廠把生產製造廠房蓋起來了,像高雄有興達海基、臺北有世紀鋼,其下游鋼構廠商遍佈在桃園、臺中、高雄,有如雨後春筍般。像風機供應商之一的MHI Vestas,零組件在北中南工廠都冒出來。

公股銀參與開發專案融資

至於對風電開發下階段的期許,許乃文表示,協會成員希望更聚焦在金融、法務、人才培訓方面,由政府直接獎勵或輔助本土臺廠,包括協助技術與設備升級,或在稅務、融資,給予臺廠「特殊補貼」。「臺商迴流有很多獎助,但臺廠留臺支持風電國產化卻沒有融資獎勵」,這是下游包商的心聲,他們已聯貸幾十億去興建風電供應鏈廠房,但並未獲政府關愛,因此她呼籲政府支持挹注臺廠。

在風電接軌國際方面,專案融資是重中之重。許乃文說,國外大型離岸風場開發皆採專案融資,在開發過程執行每一步驟、風險分析及專案執行表,都有非常高的紀律,面對突發風險,要忠實向銀行團報告,因專案融資有外國主權出口信貸及國際銀行團參與,因此開發商更要縝密和政府及下包商溝通。

以CIP彰芳及西島風場去年2月融資到位爲例,中信銀不但擔任主貸銀行,且是股東、也提供保險,全方位參與綠色金融政策,尤其臺灣人壽與全球人壽入股風場成爲股東,在亞太地區首例。她說,在歐洲像退休基金或壽險入股風場,歷經15年學習纔有,顯見臺灣早和國際接軌。過去公股行庫對專案融資較保守,協會將強化溝通,期待下階段區塊開發爭取更多公股銀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