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脫貧攻堅貢獻僑力量(僑界傳真)

圖①:“精準脫貧光明行活動中,工作人員爲小朋友試戴眼鏡。  圖②:位於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叩官鎮的“慧育希望”項目兒童早期發展活動中心裡,小朋友在開心地玩耍。  圖③:河北蔚縣農民抱着豐收的小米開懷大笑。  底圖:江西省上饒市信區尊橋鄉上樂村一景。  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

在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廣大僑界人士滿懷對祖國的深厚感情,秉持優良傳統,發揮着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展現出愛國愛鄉、造福桑梓、扶貧濟困的僑力量

“奔小康,奔小康,家家都有好光景;好光景,正年輕,咱步步登高再攀那新高峰……”日前,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尊橋鄉上樂村小學的舞臺上,動聽的歌兒一首連一首。這是中國僑聯組織的“親情中華・文藝輕騎兵”文藝演出,上樂村正是中國僑聯幹部掛職第一書記定點幫扶村。

“前兩天聽說中國僑聯要組織藝術家們來,我早早就在村裡做了預告,招呼大家一起來觀看演出!”今年成功摘掉“窮帽子”的上樂村村民餘芳不時鼓掌,他說:“現在生活不愁吃、不愁穿,一天好過一天。”

家國情懷遊子心,四海雲涌共潮生。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心繫桑梓、心繫祖國,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廣大僑胞同樣發揮着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展現出愛國愛鄉、造福桑梓、扶貧濟困的僑力量。許多像上樂村一樣的村子、像焉餘芳一樣的貧困羣衆,在僑界人士的守望相助下,走上脫貧之路,過上美好生活。

扛起政治責任,選派幹部掛職,引進僑企僑資,各級僑聯繫統――

定點扶貧扶到位

9月開學以來,上樂村的周婆婆再也不用爲孫子孫女的上學路而發愁了。

“以前他們早上都要帶一雙雨鞋,走半個多小時的泥濘山路翻過這個山坡,再換上鞋子去學校,我們還很擔心安全問題。現在有了這條‘僑心路’,近了很多,還可以騎自行車去。”周婆婆說的“僑心路”,是中國僑聯掛職幹部、駐上樂村第一書記周臻揚等人在多方調研後,由中國僑聯出資70餘萬元修建的。

“周臻揚敬業得很吶!給我們村幹了很多實事!”說起這個第一書記,上樂村黨支部書記李幫助讚不絕口,他指着村小學對面一片鬱鬱蔥蔥的山坡說:“過去那裡是荒山,他帶着我們擴大白茶和金標馬家柚的種植面積,發展產業。現在山上都種茶,到了採茶季,可以解決500多人的就業!”

駐村兩年多,周臻揚已經能說一口地道的當地方言,成了鄉親們信得過的“貼心人”。“當鄉親們得知中國僑聯要出資修建愛心道路開懷大笑時,當孩子們收到中國僑聯捐贈的圖書愛不釋手時,當第一次聽到大家稱呼我‘老表’時,當貧困戶執意要留我吃飯時,我都覺得特別幸福。”周臻揚說。

“自2002年起,中國僑聯就開始定點幫扶上饒市廣信區。18年來,中國僑聯先後派出各級扶貧幹部共11名,駐點幫扶貧困村2個,直接投入或引進幫扶資金近2000萬元,並通過向海外華商推介廣信區優質產品、邀請僑企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等多種方式助力扶貧工作。”同樣是來自中國僑聯的掛職幹部,廣信區委常委、副區長李博文對扶貧工作很熟悉,“廣信區在2017年脫貧摘帽,但摘帽不摘政策,今年中國僑聯依舊投入了大量資金,幫助廣信區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助推秀美鄉村建設。”

江西省僑聯定點幫扶余幹縣洪家嘴鄉雙港村,並以“僑聯四海 情滿贛鄱”等品牌活動爲抓手,引導和團結海內外僑胞支持江西脫貧攻堅工作;上饒市僑聯定點扶貧餘干縣黃金埠鎮鬆霞源村,通過打造現代農業扶貧園,闖出產業扶貧新路子;山西省僑聯通過抓黨建、育產業、送健康、獻愛心等多種方式,定點幫扶呂梁市中陽縣暖泉鎮宣化莊村……全國各級僑聯機關扛起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幫扶到點、幫扶到位,有力推動了各地的扶貧開發事業

引進產業、技術等,“輸血”也“造血”,僑商僑企――

產業扶貧幫到底

不起眼的小米成了脫貧致富的大產業。在河北蔚縣,這個故事和僑企益海嘉裡集團息息相關。

蔚縣名產“蔚縣小米”由於產量低、缺乏品牌知名度,一直以來無法帶動農民增收。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益海嘉裡集團董事長郭孔豐專門到蔚縣考察後做出決定:把集團品牌、營銷資源與蔚縣的小米等農產品資源全面對接。

2015年起,集團溢價收購貧困學生家庭的穀子,委託加工並將利潤反哺貧困戶;2017年,小米產業扶貧項目種植戶實現戶均增收2395元;2018年,益海嘉裡利用小米利潤資助建設文化廣場、村衛生所、村民活動室等公共設施……幾年下來,一套可複製的產業扶貧模式逐漸形成:訂單種植、溢價收購、品牌營銷、利潤反哺。如今,蔚縣小米種植面積1.8萬畝,當地有收購企業65家,蔚縣小米走入千家萬戶的同時,也幫助許多老百姓脫貧致富。

“全鏈整合的組團式扶貧,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參與,是這個扶貧項目的一個重要創新。在我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愛心企業家開始關注並參與蔚縣精準脫貧工作。”郭孔豐說。

在脫貧攻堅行動中,廣大僑商僑企優勢獨特,舉措有力。長期以來,他們把產業、技術、經驗等帶到貧困地區,既“輸血”也“造血”,爲貧困地區的發展增添動力。

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沐塵畲族鄉擁有5萬多畝天然毛竹林地,溫州富邦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則是一家專業從事道路清掃等工作的僑企。在當地僑聯的牽線搭橋之下,今年6月雙方一拍即合,公司在沐塵鄉建立農業合作社,發揮毛竹的大作用,生產城市清潔環衛用品。“該項目預計年產值1億元,淨收入總額1500萬元,沐塵鄉畲族百姓人均每年可增收4000元。”浙江省僑聯副主席周鬆一介紹說,浙江省僑聯開展“百個僑企結百村”,主要就是通過引進僑商僑企,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有僑商僑企的扶貧身影,通過捐贈物資、簽訂幫扶協議、投資項目、引導出口等方式,華僑華人蔘與中國的扶貧事業。”中國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完美公司董事長古潤金也積極通過產業幫扶、教育開發等方式參與扶貧實踐,他認爲,僑商僑企在脫貧攻堅事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大家雖身處不同國家和地區,能力大小有別,但濃濃的桑梓情沒有區別。

凝聚力量,聚焦醫療、教育等民生問題,僑界公益機構――

愛心扶貧暖人心

“能看見的感覺真好啊!”在2019年張家口“精準脫貧光明行”啓動儀式上,第十萬名接受復明手術患者在揭紗後激動地說:“我的家人再也不會因爲我而受窮了!感謝中國僑聯的幫助,讓我的生活又有奔頭了!”

由中國僑聯、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共同發起的“精準脫貧光明行”大型公益項目,自2017年啓動以來,在10餘個省區開展救治,免費爲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約50萬名眼病患者提供精準的眼科醫療服務,爲約18萬例貧困患者實施了復明手術。

德邁國際產業集團董事長、中國僑商聯合會監事長施乾平是“光明行”項目的重要支持者。“我們公司自2016年成立‘愛心基金會’起,定期援助貧困地區,至今已累計爲各地慈善組織捐助近千萬元。”施乾平說,“扶貧濟困、回饋桑梓一直是僑商的優良傳統。海外僑商對祖國有深厚的感情,這是我們參與扶貧事業的原動力。”

扶貧先扶智,教育是扶貧工作中重要的一環。由新加坡金鷹集團主席陳江和與夫人黃瑞娥創立的陳江和基金會積極支持貧困地區的教育發展。針對農村貧困地區嬰幼兒早期教育和發展的薄弱環節,基金會先後在山東等地分別捐資1000萬元,建立兒童早期發展活動中心,爲當地嬰幼兒家庭提供免費的活動場地和一對一課程,併爲家長提供兒童早期發展的專業指導。

“我們計劃在中國建立100個兒童早期發展活動中心,幫助更多嬰幼兒發展潛能。”陳江和基金會秘書長張科說,“作爲一個由愛國僑胞創立的基金會,我們希望通過匯聚僑界愛心,爲中國的脫貧攻堅事業貢獻力量。”

涓滴成海,聚沙成塔。近年來,僑界愛心人士和涉僑基金會秉持熱心公益事業的優良傳統,響應號召,積極捐助桑梓、回饋鄉親,爲脫貧攻堅事業注入了勃勃的生機活力。“這幾年,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聯動各級僑聯組織和海內外僑胞共募集資金20多億元,創建了‘僑愛心・光明行’‘樹人班’‘僑愛心工程’等多個品牌活動,凝聚起了廣大僑胞的愛心,爲脫貧攻堅事業作出了僑界貢獻。”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何繼寧介紹說。

版式設計:張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