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崗拓崗 涼山就業扶貧拔“窮根”

截至目前,全州輸出就業農村勞動力112.86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20.08萬人,完成省州下達目標任務的492.15%。

不久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報道活動四川記者團走進涼山州,調查採訪7個未摘帽貧困縣的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全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市場受到衝擊。在涼山,貧困勞動力的務工就業受到疫情影響情況如何?當地採取哪些措施積極應對?記者跟隨採訪團越西喜德、普格等地進行了調查採訪。

穩崗拓崗

穩住在外務工基本盤,內部挖潛解燃眉之急

“那個時候真是心急如焚。”回想起今年一二月的情形,普格縣人社局副局長陳丹楓仍記憶猶新,按照往年的正常情況,2月份普格縣在外務工人員接近2萬人,今年同期減少7000多人,如果按照人均工資3000元計算,每個月在務工收入方面就要損失約2100萬元,“真金白銀,想到都肉痛。”

肉痛的還有喜德縣彝欣社區的黨支部書記王華。2019年底,這個喜德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正式入住,“我們社區的居民有差不多7成、1500多人平時都在外務工,這也是貧困戶家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王華說,受疫情影響,這些人都出不去了。

怎麼辦?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同時,涼山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穩住在外務工基本盤。今年春節期間,涼山有近17萬農民工在外務工。“疫情發生後很多人都歸心似箭。”涼山州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務之急就是把這部分人穩住,依託州、縣駐外農民工工作服務站、穩崗工作隊等開展穩崗工作。

第二件事是內部挖潛,以解燃眉之急。在喜德縣,當地政府提前啓動一批基礎設施建設,廣泛聯繫當地的企業,爭取臨時擴招部分人員。在彝欣社區,有500多人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臨時就業。在普格縣,當地新開發2400多個公益性崗位,優先提供給貧困戶家庭。

第三件事是藉機摸底。普格縣人社局對全縣務工人員進行了一次徹底摸底調查,並建立週報制度,爲疫情後的相關工作打下基礎。

雙向發力

想方設法“送出去”,產業扶貧促就業

2月25日、26日,來自普格縣各鄉鎮的82名農民工分兩批乘坐大巴車離開普格,前往廣東佛山。這是疫情發生後,普格縣首次開通運送農民工外出務工的愛心專車

“進入3月,基本上每天都要送走幾批。”陳丹楓介紹,隨着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普格縣外出務工也在加速恢復。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普格縣點對點向廣東、浙江等地輸送13批共574名貧困戶務工人員。通過省內對口幫扶,瀘州市龍馬潭區也吸收部分貧困戶務工人員。更多的人則通過傳統的親戚朋友介紹和勞務公司組織外出。

不過,由於疫情後整個就業形勢的變化,勞務輸出輸入地出現信息不對稱情況。陳丹楓說,縣裡專門出臺政策,勞務企業每組織一名貧困戶外出務工並且能穩定下來,縣上就給企業300元的補貼。通過這種方式,有1700多名貧困戶實現了穩定就業。據普格縣人社局統計,到今年9月,全縣農民工轉移就業已達到6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42萬人。

務工就業,一條路是走出涼山,而另一條路也越來越寬――得益於近年來產業扶貧成果,涼山貧困地區特色產業有了長足發展,也爲當地貧困羣衆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

8月29日上午,在位於越西縣大瑞鎮現代農業產業園楊澤芝在車間裡將流水線上自動分揀出的優質蘋果分裝打包。兩年前,楊澤芝和丈夫都在外地務工,後來因爲丈夫生病回到越西。有經驗有技能,夫妻倆很快在這個由越西縣與佛山市南海區聯合打造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找到工作。“現在我們每月都能掙到4000元左右,還有1000多元的土地流轉費。”楊澤芝說。

提升技能

今年全州計劃培訓貧困勞動力4萬人

涼山州人社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截至目前,全州輸出就業農村勞動力112.86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20.08萬人,完成省州下達目標任務的492.15%。

數據雖然亮眼,但也不容樂觀。據涼山州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總體上看,涼山州特別是貧困地區外出務工人員仍主要從事技術技能含量較低的行業,平均收入也較低。

8月31日下午,喜德縣冕山鎮小山村農民夜校又開課了。冕山鎮農技員拉馬伍沙用彝漢雙語村民們宣講非洲豬瘟防疫知識。成立於2016年7月的小山村農民夜校是全省首個農民夜校。據駐村第一書記曾思明介紹,截至目前,夜校累計培訓1000餘名村民,培訓內容從最開始的農業技術拓展到扶貧政策、移風易俗工程施工機械、烹飪技能等。小山村村民何定鴻就是夜校培訓的受益人之一。2017年參加夜校學習烹飪技藝和經營管理知識後,何定鴻開了小山村第一家農家樂。現在,他的農家樂一年純利潤已達到3萬多元。

除了“見縫插針”式的農民夜校,更多更系統化、規模化的職業技能培訓也已全面鋪開。今年全州計劃通過“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全覆蓋行動”“新型農民素質提升工程”等項目培訓貧困勞動力4萬人,其中7個未摘帽貧困縣計劃培訓3.08萬人。(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付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