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互認基金內地募資比例擴容,外資機構積極籌備新產品
香港互認基金擴容落地,雙向投資再進一步。12月20日,中國證監會修訂發佈《香港互認基金管理規定》(下稱《管理規定》),並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
最關鍵的變化在於,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將由50%放寬至80%。簡單而言,一筆在香港註冊發行的互認基金,80%可從內地募資,內地募資比例擴容也爲境內希望佈局海外優質產品的資金提供了新的通路。近期數據顯示,由於額度不足,衆多QDII產品再度限制申購。
截至目前,北上互認基金總規模約爲1300億元人民幣,總額度仍較爲寬鬆,但此前受限於50%的銷售比例,部分產品已關閉內地申購。如今,這部分產品可以重啓,且不乏外資機構已開始積極籌備新產品。不過,由於主流的全球性基金產品都註冊在盧森堡等地,對相關外資機構而言,若想參與互認基金,則需要發行新的基金,這也意味着更大的人員、維護等成本。
互認基金擴容落地
隨着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持續對外開放,互認基金作爲具有全球配置潛力的投資工具,正逐漸進入投資者的視野。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底,香港互認基金市場共有42只產品,總規模約366億元人民幣,產品投資市場集中於亞太地區,投資策略的多元化程度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爲更好發揮兩地基金互認機制的積極作用,中國證監會修訂發佈《管理規定》,這也是踐行新“國九條”中“拓展優化資本市場跨境互聯互通機制”的重要舉措,爲互認基金髮展注入了新動力。
據記者瞭解,此次《管理規定》主要優化了三方面的規則。一是適度放寬香港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將客地銷售比例限制由50%放寬至80%,這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香港互認基金規模、擴展業務發展空間,更好地滿足內地投資者的財富管理需求。
二是適當放鬆香港互認基金投資管理職能的轉授權限制,允許轉授予集團內海外關聯機構。這一限制放鬆,有望進一步增加可納入香港互認基金候選名單的基金數量,或涵蓋更多地區和資產類別。
三是香港互認基金產品類型增加了“證監會認可的其他基金類型”,爲未來更多常規類型產品納入範圍預留空間。
數據顯示,近20家外資和中資國際資管公司發行過互認基金產品,包括易方達資產(香港)、博時基金(國際)、華夏基金(香港)、惠裡基金(香港)、摩根資管、東方匯理資管、施羅德投資管理等。但部分產品此前因爲額度不足,已處於“關閉狀態”。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總經理王瓊慧對記者表示,公司自2015年起首批參與互認基金業務,截至2024年9月末,已幫助超過100萬內地投資者實現更多元的資產配置。隨着《管理規定》修訂,公司將爲內地投資者帶來資產類別更多元、市場分佈更廣闊的旗艦策略。同時,通過互聯互通機制,幫助國際投資者參與共享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紅利。
另一外資資管機構高管對記者提及,相比由內地團隊管理的QDII基金,互認基金屬於“原裝進口”,因爲機構可以把海外的產品直接引入內地市場,投資人可以買到在海外運作多年且有長期歷史追蹤業績的產品,而且產品直接由海外的基金經理管理,此次擴容後,部分關閉的產品就可以繼續在內地進行募資。
例如,摩根國際債券自今年1月11日以來已暫停內地申購,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則從5月11日起暫停內地申購,原因是50%的內地募資比例限制;出於同樣的原因,易方達(香港)精選債券基金自7月10日起暫停接受內地投資者的申購申請。
隨着額度放開,衆多具備代銷資質的外資銀行也是受益者之一。例如,匯豐中國是首批代銷北上互認基金的外資行,目前是內地上架該類基金最多的代銷機構之一。
匯豐中國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投資及財富管理部總經理王穎對記者稱:“《管理規定》的修訂標誌着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將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對於內地投資者來說,互認安排的進一步優化豐富了互認基金的產品供給,爲全球化資產配置提供了更多元的產品類型、策略和投資區域上的選擇。”
低利率環境下全球多元策略受追捧
據記者瞭解,當前不少機構開始籌備新產品的申報,其中全球多元策略、投資海外股市等產品是主力軍 。
事實上,隨着國內政策利率、債券收益率持續走低,參照海外市場的過往經驗,多策略產品往往會受到歡迎。上述外資機構高管也對記者表示,海外市場例如歐、美、日都經歷過低利率時代,那時他們的解決方案也是“全球配置”。
具體而言,多元資產策略可以配置於黃金、大宗商品等低相關性另類資產。針對每個資產類別,資金還可以進一步分散到全球不同地域,並根據各市場變化,綜合運用價值、成長、動量、套利等不同策略。如果沒有QD額度限制,這種策略規模會漲上來。
另一家外資機構業務主管也對記者提及,多元配置無疑是重點,投資海外債券、美股等產品也在計劃之中,後續會計劃上報新的產品。
當前,海外配置的需求仍居高不下。瑞士百達資產管理亞洲(除日本)基金分銷主管曾劭科此前也對第一財經表示:“QDII額度每次獲批後很快就用完,而2016年推出的互認基金以及近兩年推出的跨境理財通則是有效的補充,可以幫助內地投資人更好地瞭解海外市場,並且分散風險。”
外資期待互認基金註冊地也擴容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當前互認基金的擴容可能更利好在香港的中資基金、已發行過註冊地在香港的基金產品的外資基金,以及香港本地的基金。
對於多數外資基金而言,主流的全球性基金產品都註冊在盧森堡等地(主要爲UCITS基金,即歐洲可轉讓證券集合投資計劃),而非中國香港。主要因爲,註冊UCITS基金有諸多顯著的優勢。
例如,UCITS基金在歐盟範圍內享有“護照權”(passporting rights),一旦在一個歐盟成員國註冊,就可以在其他成員國自由營銷和分銷,無需重新註冊;UCITS基金降低了跨境分銷的法律和行政成本,爲資產管理公司提供了進入歐洲市場的高效途徑;此外,UCITS基金不僅在歐洲廣受歡迎,在亞洲、拉美和中東等地區也被認爲是高質量的基金結構,具有良好的品牌效應;在監管框架方面,UCITS基金需遵守歐盟統一的嚴格監管標準,包括資產分散、槓桿限制和透明度要求,這爲投資者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
相對而言,中國香港並非主流的國際基金註冊地,因而要滿足互認基金的要求,外資基金仍需權衡基金註冊的成本和後續的維護成本。
某美資基金的高管對記者表示,海外資管機構並不傾向於頻繁發行新基金,而更希望將產品做持久、做大規模,事前需要進行更多考量,包括評估額度是否可持續等。機構也期待未來互認基金可以將基金的註冊地擴容到香港以外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