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丨第一個非遺春節即將到來,會有什麼不同?

(原標題:新聞1+1丨第一個非遺春節即將到來,會有什麼不同?)

12月4日,春節被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至此中國已經有44個項目列入了這個名錄(名冊),總數世界第一。緊接着又有好消息,三個民間傳統營造技藝,包括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羌年和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都從急需保護的非遺名錄轉入了非遺的代表作名錄。

進入世界非遺對於文化項目來說,到底意味着什麼?我們現有的非遺的發展又給我們的文化、社會和經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新聞1+1丨第一個非遺春節即將到來,會有什麼不同?(來源:視頻綜合)

怎麼看待批量的非遺上新?

到底什麼是非遺,就是所有看不見、摸不着的都算,包括民俗、民間文學、民間藝術、民間技藝等等,那麼我們怎麼來看待我們現在的這些看不見、摸不着的非遺卻被全世界看見了,越來越世界聞名,怎麼來看待我們的這種批量的非遺上新?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系主任 蕭放:人類非遺的評審是每兩年一次,每一次中國只能提交一個項目,所以這個項目評審的過程實際上是挺複雜的,春節申遺實際上從去年8月份就開始了,一直到今年的3月份之前提交材料,後來這次被批准,實際上春節雖然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但是我們作爲人類非遺我們這次提交其實真正說是一個喜事。那麼這個“1+3”的問題,“1”是個常態,“3”是跟以前不一樣的,就是說我們有三項急需保護的名錄,通過轉入到我們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這一個轉進來說明我們這些年來在急需保護人類非遺工作方面作出了特別的貢獻,就是做得很有成績,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看見,所以專家委員會給我們評審,讓我們轉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

第一個非遺春節會有什麼不同?

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過春節了,要過2025年蛇年的新春,應該說這個春節會是我們的第一個非遺春節了。我們這個春節會有什麼不同嗎?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系主任 蕭放:春節就是大年,大年是年年過,當然年年都過得喜慶熱鬧,今年因爲是成爲人類非遺之後的第一個春節,當然我們就過得更加熱鬧,更加紅火,更加喜慶。但如何讓我們熱鬧、喜慶、紅火實現呢?就需要我們更多的人自覺地去參與這個年節活動,或者各個地方政府創造條件,讓我們年節的氛圍更加濃郁,讓我們年節喜悅的氣氛更加熱烈,然後我們可能說既然是人類非遺之後的第一個春節,我們是不是有更多的傳統熱鬧的方式,能夠讓我們進行呢,我想這是我們地方政府管理部門可以考慮的問題。

名錄項目中的文字表述,春節後面爲什麼有一個破折號?

在這次記錄到名錄項目當中的文字的表述,在春節後面有一個破折號,有一個副標題叫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爲什麼需要這樣一個副標題再去定義春節,這個實踐又代表着什麼樣的含義?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系主任 蕭放:這個副標題其實非常有內涵,因爲它是說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也就是說它強調的是我們中國人在過新年時候所有的行爲活動,因爲大家知道我們過年,或者叫春節也好,實際上不是一個時間點,是個時間段,是從臘八到正月十五,這次申請文本也是這麼寫的,實際上就是說這個過程中有三段,在歲末的時候,是辭年階段,歲末跟新年之交的時候有一個團年的階段,那麼新年到的時候我們有個拜年的階段,這三個階段就構成了一個社會實踐的活動,那麼這個社會實踐裡面包含很多,包括我們的拜年,包括我們的傳統的煙花,包括我們的年節氛圍的裝飾,春聯、年畫,還有燈籠,還有社火表演等等都是我們的實踐。怎麼讓我們實踐,讓我們的節日內涵得到呈現?其實節日內涵裡邊有好多深層的內容,跟我們古老的文明都有關係,但是我們有時候不自覺,但是我們在生活中傳承。

全國9100多家非遺工坊,意義是什麼?

全國現在已經有9100多家的非遺工坊,它的意義是更偏向於技藝的傳承,還是說去促進經濟和產業的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系主任 蕭放:非遺工坊是我們國家這些年來在非遺保護過程中一個推廣性的措施,實際上它跟鄉村振興、扶貧都有關係,就是說我們怎麼把傳統的技藝,傳統的產品,把它調動起來,組織我們農村的勞動力,特別是婦女來加入工坊裡邊去,來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來增加他們的收入。其實剛纔講了有非常多的工坊,而且取得很好的成效,我覺得這樣一個措施是有針對性的。因爲非遺工坊它的內容大部分是依託地方特色的產業,特種的技藝,特別的風土物產,然後把它加工出來,把它品牌化,把它推向市場。然後可以活化我們鄉村的非遺,也是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應該說是非常好的一個措施,很有成績的一個方式。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我們在未來就是怎麼讓這種非遺工坊能夠持續地變成鄉村的生產的經濟發展的一個補充,怎麼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讓它起到一個社會組織和文化的浸潤的作用。非遺畢竟是文化產品,文化產品除了經濟的功能之外,文化的效應以及在社會建設過程中的作用,應該有更多發揮。

怎樣讓更多年輕人接觸非遺傳承?

現在對於非遺傳承來說,可能最大的矛盾點就在於怎麼讓更多的年輕人進來,怎麼讓更多的專業人才進來去做更好的學習或者是規劃,或者運營等等,怎麼來形成這樣的一種凝聚的效應?要破局的話,點應該在哪裡?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系主任 蕭放:年輕人這些年來實際上對非遺對優秀傳統文化興趣是越來越強的,就是包括像李子柒這個現象,千萬人點贊。很多年輕人也在把古老的非遺當作時尚,形成一種風氣,帶動了年輕人對非遺的興趣。當然如果說讓年輕人興趣轉化爲一個職業選擇,這可能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條件的關照,或者說保護,或者提供便利,比如說要做一個新的產業,把非遺某一項內容作爲他的一個品牌來做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在他第一批啓動資金的時候,給他有支持,或者說稅收方面是不是有獎勵,或者有優惠。

還有一些年輕的手工藝人,他們不像一些成名的大師,產品可以賣得很高的價格,生活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說年輕的學徒工,他們要去做這手藝,可能自己生活的溫飽問題,或者生活的基本條件都很難保障。這個時候是不是我們有一些貸款、稅收,相關的獎勵政策、支持政策,去支持年輕人,在一定時間給他扶持,讓他形成他的產業,然後形成一個可以持續發展的基礎。我想這第一次的支持非常重要,還有持久的政策環境,相關政府部門應該給他一個支持,讓他有寬鬆的條件,然後把他的熱情和精神投入非遺傳承裡面去,這可能對年輕人來講是更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