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艦連續爆炸,SpaceX沒那麼神?
導語:
對於SpaceX而言,爆炸並不一定意味着失敗。
北京時間3月9日,針對星艦在兩次試飛中連續爆炸的事故,《紐約時報》週六發文稱,這是SpaceX火箭開發過程中的一次退步,該公司的工程師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萬無一失,他們沒有真正找出上次爆炸的原因。
對於SpaceX來說,2025年本應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年。該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成爲了白宮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而特朗普總統也支持他將人類送往火星的願景。
但是目前爲止,這家火箭公司的發展狀況算不上理想。作爲實現火星探索目標的核心運載工具,SpaceX研發的巨型星艦火箭今年已經進行了兩次發射,但兩次都爆炸了。
最新的一次爆炸事故發生在週四,當時星艦正進行第八次試飛,距離第七次試飛在太空中解體還不到兩個月。星艦又一次上演了“煙花秀”,給佛羅里達州及加勒比地區的旅客帶來了新的困擾,他們此前從未因爲“墜落的太空碎片”而遭遇航班延誤。不過,這兩次事故均未造成人員傷亡。
開發退步
對於SpaceX而言,爆炸並不一定意味着失敗。這家公司一直堅持“發射、炸燬、修復、再發射”的理念,並憑藉諸如火箭助推器回收再利用等創新,大幅降低了航天發射成本。星艦被設計爲完全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具有再次顛覆航天行業的潛力。
然而,這兩次星艦爆炸卻是SpaceX火箭開發過程中的一次退步,因爲這些飛行甚至未能重現早期測試的成功,並且可能表明,該公司的工程師並不像粉絲們有時認爲的那樣萬無一失。
“SpaceX已經建立了一種近乎完美的形象,但你現在開始看到,他們也是凡人,(也會犯錯),”美國宇航局(NASA)前官員丹尼爾·鄧巴赫(Daniel Dumbacher)表示。他目前是普渡大學的工程實踐教授,同時擔任Special Aerospace Services的首席創新與戰略官。這家公司從事工程和製造業務,客戶包括NASA、美國太空軍以及SpaceX的一些競爭對手。
爆炸事故造成的延誤也可能影響NASA,後者已與SpaceX簽訂協議,使用星艦在2027年的“阿爾忒彌斯III”任務中將美國宇航員送上月球。
未找出真正問題
這兩次爆炸的星艦都使用了升級版設計,且都在發射後不到10分鐘內遭遇任務失敗。令人沮喪的是,它們的表現甚至不如去年飛行的舊版本星艦。此前的三次早期飛行測試成功繞地球半圈,順利穿越印度洋上空的大氣層重返地面,並在澳大利亞西海岸附近的水域進行了模擬着陸測試。
而且,第七次和第八次飛行的失敗發生在類似的飛行階段,而且看起來都是第二級飛船發動機附近出現問題。這表明SpaceX未能成功診斷並解決問題,可能意味着升級版星艦存在一個重大的設計缺陷。
這也意味着,SpaceX目前還無法對更新後的星艦設計的某些方面進行測試,包括用於在飛船重返大氣層時引導其飛行的較小且重新定位的前襟翼。SpaceX還計劃測試一種類似Pez糖果分配器的裝置,用於部署其星鏈互聯網衛星。
而且, 這還導致SpaceX的研發計劃無法繼續推進到其他目標層面。SpaceX需要證明星艦能夠在軌道上停留一段較長時間,然後脫離軌道並返回發射場,通過發射塔上的機械臂將其接住。該公司還需要展示能夠快速連續發射多顆星艦的能力。
最關鍵的是,SpaceX需要證明它能夠將液態氧和甲烷推進劑從一艘星艦轉移到另一艘。這一過程對於讓星艦積累足夠的燃料前往月球或火星至關重要。也就是說,前往月球的星艦將需要留在地球軌道上,同時其他星艦將被髮射到太空,向用於月球着陸器的星艦的燃料箱補充推進劑。
NASA前官員鄧巴赫認爲,SpaceX能夠解決星艦面臨的技術挑戰。“我毫不懷疑他們會解決問題,重新進行飛行測試,並修復所有問題,”他表示,“我只是不知道他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做到這一點。
本文源自:鳳凰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