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汕尾首富又要IPO了

在2025年的港股IPO熱潮中,以“累了困了,喝東鵬飲料”廣告語風靡全國的飲料巨頭——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鵬飲料”),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以“A+H”模式開啓二次上市新徵程。

遞交招股書前,東鵬飲料的業績走至高峰:2024年營收達158.3億元,淨利潤達到33.26億元,同比增長超60%。2024年,公司還大額分紅了13億元。

實控人林木勤的身價也隨之水漲船高。《財富雜誌》數據顯示,到2024年,東鵬飲料創始人家族預計將以總計68億美元的淨額位列全球富豪排行榜之列,林木勤家族再次成爲廣東汕尾首富。

而這一切的開始皆源於早前一次對瀕臨破產的國有飲料廠的收購。2003年時,工人出身的林木勤魄力買下負債累累的老廠,靠走差異化道路,硬生生在紅牛的壟斷陰影下撕開一道口子。

從廣東大本營到全國400萬家終端網點,東鵬飲料以年均超30%的營收增速,讓其逆襲爲市值超1300億元的功能飲料龍頭,改寫了功能飲料行業格局。

據悉,上市前,東鵬飲料也曾拒絕數十家投資機構,僅引入加華資本唯一一家外部資本。

從瀕臨破產到“中國能量飲料第一”

曾經的行業一哥紅牛沒想到,多年以後,自己的追隨者已經後來居上了。

林木勤,1964年生於廣東汕尾漁民家庭,早年經歷塑造了他務實敢闖的特質。1987年加入東鵬飲料前身——深圳國有飲料廠,該廠早期以生產利樂包豆奶、清涼系列飲料爲主,90年代末才推出東鵬飲料。林木勤從生產線工人一路晉升至銷售總經理,用他的話說,“閉着眼睛都能想象出每個環節的狀態”。2003年國企改制時,他毅然押上全部身家買下品牌和設備,開啓背水一戰。

沒有資源、沒有渠道、沒有資本,是林木勤接受老廠時最大困境。當時紅牛已經牢牢佔據第一的寶座,林木勤最終選擇了差異化戰略:一方面以2元250ml金磚裝和5元500ml瓶裝主攻貨車司機、藍領等價格敏感羣體,另一方面將成本控制做到極致。其爲人稱道的瓶蓋專利設計節省了20%成本,PET瓶也比紅牛金屬罐便宜了30%。這種“低價高質”策略,讓東鵬飲料迅速在廣東三四線城市紮根。

當然,這背後也離不開城市化進程的時代紅利,大量藍領工作的出現,擴大了功能飲料的需求。

東鵬飲料的營銷也有革命意味。從一開始的土味廣告到年輕化營銷都助力其成功破圈。

2013年,謝霆鋒代言打響了全國化第一槍,2016年“年輕就要醒着拼”廣告語精準鎖定Z世代,梯媒轟炸、電競贊助、亞運會營銷多管齊下。2024年銷售費用超20億元,換來了終端冰櫃30萬臺、400萬網點覆蓋率,形成“毛細血管式”的渠道網絡。

公司實現彎道超車的一大關鍵戰役是在紅牛內亂時期。2016年紅牛陷入商標糾紛,東鵬趁機猛攻。尼爾森數據顯示,其市場份額從2016年10%飆升至2023年43%,反超紅牛登頂銷量冠軍,連續霸佔“中國能量飲料銷量第一”的寶座四年。

2021年時,東鵬飲料A股上市首日市值突破260億,成爲“功能飲料第一股”。至此,林木勤將不可能變爲可能,成爲市值超1300億的行業龍頭。

林木勤也曾在上市答謝宴中特別感謝了華彬集團的嚴彬,稱其將紅牛引入了中國,培育了第一代國人對能量飲料的認知,推動了整個品類的發展。

不差錢的東鵬

東鵬飲料的產品分爲兩大種類:東鵬飲料與其他飲品。前者無疑是公司的“現金奶牛”,此前佔據九成營收。

近幾年,公司的營收與利潤呈現雙爆發趨勢:

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營收從85億躍升至158.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36.5%;淨利潤從14.4億增至33.26億。毛利率從41.5%提升至44.1%,高於行業均值。

東鵬營收增速在全球前20大軟飲企業中排名第一,淨利率從2022年16%到2024年的21%,遠超紅牛母公司華彬集團的15%、和魔爪品牌的12%。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其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的份額2029年將突破30%。

消費品牌的一大發展定律是,單一品類已經創造業績高峰的同時必然會謀求品類的多元化,爲企業開啓第二增長曲線。從氣泡水、電解質水,再到椰汁、檸檬茶、拿鐵、油柑汁和雞尾酒,東鵬飲料都曾做過一遍,且效果初顯:

2024年,核心產品東鵬飲料佔比從2022年的96.6%逐步降至84%。於2023年推出的電解質水“補水啦”效果明顯,2024年收入近15億,終端覆蓋160萬家,成爲第二增長曲線。咖啡、無糖茶等新品矩陣逐步成型,打破了單品依賴的魔咒。

在成本管控與規模效應方面也有積極效果。其通過自建生產基地,供應鏈數字化升級,單位成本下降了12%。另外,其30萬臺冰櫃投放提升了終端動銷的效率,單點產出增長了25%。

良好業績下,東鵬飲料現金流十分充沛。此前東鵬飲料在公告中稱,2025年度擬將不超過110億元的閒置自有資金,投資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產品。

從“拒絕融資”到唯一外部股東

作爲一家並不缺錢的企業,林木勤曾經透露曾至少拒絕過數十次外部投資者的投資請求,但最終把唯一一個外部融資名額給了加華資本。東鵬飲料也成爲了加華資本一個王牌案例。

加華資本進入的契機正值2017年,東鵬飲料與紅牛激烈競爭期,也是其全國化擴張進入關鍵階段,急需資金支持產能建設與營銷投入。實際上,加華資本創始人宋向前在2012年前後就結識了林木勤,然而當時企業並不需要融資,加華資本便在一旁靜靜等待機會,經過5年走訪,才以3.5億元戰略投資進入。

據悉,加華資本爲東鵬飲料帶來的助益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在產品策略優化上,加華資本建議放棄單純降價策略,轉而推出500ml大瓶裝,以容量升級和價格優勢快速搶佔藍領市場。

二是作爲洽洽食品、來伊份的股東,加華資本將這些被投企業的渠道資源引入東鵬,助力其全國化佈局,加速終端網點從百萬級向四百萬級突破。

另一大支持來自數字化升級,協助其搭建會員系統與商業智能(BI)體系,提升渠道管理效率,降低庫存週轉率。

最終,加華資本助其在此後三年實現營收從30億躍升至85億。有消息稱,加華資本的回報也高達將近80億元。

2024年以來,東鵬飲料的股價持續創造高峰,如今已達262元/股。在連續走高的股價下,公司自2021年上市以來已累計派息41億元,實控人林木勤家族也成爲廣東汕尾首富,甚至連在東鵬飲料待了一年多的董秘也在2024年拿下546.55萬元的稅前高薪,在目前已經披露董秘薪酬的85家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不差錢的東鵬飲料在“A+H”越發盛行的當下,也緊隨赴港上市大潮以獲更高國際定價權。這與公司的國際化策略不無關係。2022年時,東鵬飲料也曾籌劃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但未果。

2024年年起,東鵬飲料的出海進程還在提速。公司在美國、馬來西亞與韓國等市場推出本地化版東鵬飲料的同時,2024年末,東鵬飲料還在海口投資建設了海南生產基地,並與全資子公司合資設立了印度尼西亞公司。

在創新上,東鵬飲料也將研發費用增至3.2億元,推出零糖版、牛磺酸強化版產品,迴應健康化趨勢。

此番上市,其擬募資10億美元,55%的募資用於海外擴張,25%將投入研發。公司還計劃5年內大幅提升海外營收佔比,試圖複製“補水啦”的增速模式,成爲“世界東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