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手機回收公司,要IPO了
當手機成爲快消品,每一次換代都是對舊愛的拋棄。
作者 |信瀚
來源| 投資家(ID:touzijias)
當手機成爲快消品,每一次換代都是對舊愛的拋棄。
在二手手機回收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行業中,閃回科技卻承載着不小的野心,試圖在這片廢舊的海洋中打撈金子。
作爲中國第三大手機回收服務商,閃回科技的名字代表着對二手手機回收市場的雄心壯志,但這份雄心,並非沒有代價。它的背後,是一輪輪的融資和投資者的期待,也是一份份對賭協議的重壓。
今年2月,閃回科技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但命運似乎並不站在它這邊。隨後的遞表失效,給了閃回科技當頭一棒,那份申請最終石沉大海。正當外界以爲閃回科技會就此偃旗息鼓時,它卻在9月再次挺身而出,遞交了新的申請。
閃回科技與投資者簽訂的對賭協議,如同一道道緊箍咒,時刻提醒着:上市,不是選擇,而是必須。
從創立至今,五輪融資累計近10億人民幣的資金注入,並沒有讓這家公司走向盈利之路,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債務泥潭。
上市,對於閃回科技來說,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目標,而是一種生存的必要。每一次的遞表,都是對資本市場的一次叩門,每一次的等待,都是對耐心的極限考驗。
一
二手手機市場的巨大潛力,是閃回科技IPO的底氣所在。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中國手機回收市場規模在過去五年以28.9%的複合年增長率持續擴容,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約人民幣565億元。
閃回科技的商業模式,並非簡單的買賣二手手機。它通過自建的檢測、分級和定價系統,對回收的手機進行專業的評估,並根據不同等級進行銷售或維修再利用。
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衆多資本的目光,閃回科技也因此獲得了資本的青睞。
閃回科技自誕生以來,就彷彿置身於一場資本的盛宴之中。五輪融資,一輪接一輪,累計融資額超過數億元,看似風光無限。
小米集團、順爲資本、清桐資本......這些響噹噹的投資方紛紛爲其站臺,似乎在向外界宣告:閃回科技就是未來的獨角獸!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3年自消費者端回收交易總額計,閃回科技是國內最大的提供線下以舊換新的手機回收服務提供商,也是國內第三大手機回收服務商,市場份額分別約爲7.4%、1.4%。
2021年至2023年,閃回科技分別實現營收7.50億元、9.19億元和11.58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爲26%。今年上半年,閃回科技錄得營收5.77億元,同比增長11.3%。
閃回科技已與小米、京東、華爲、vivo和OPPO等主流消費電子廠商建立合作,這些廠商佔國內手機總出貨量近六成。同時,公司還與4.2萬家線下門店建立了採購合作。
不過,在這耀眼的光環背後,卻隱藏着一個令人咋舌的事實——負債累累!
對於閃回科技來說,五輪融資看似帶來了充足的彈藥,卻也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在負債累累的情況下,資本的力量反而成爲了拖累其前行的枷鎖。
截止到2024年7月31日,閃回科技的總資產約爲人民幣2.95億元,可流動淨負債竟然高達約人民幣6.83億元,幾乎相當於其總資產的兩倍。
那麼,這些債務究竟從何而來?招股書裡提到,主要來自贖回負債。
這贖回負債就像是一個無底洞,從2021年的約人民幣3.07億元,一路攀升,到2024年中期竟然達到了約人民幣7.5億元!
在這一切背後,是一份份對賭協議,是一輪輪的資本博弈。特別是C輪融資中,那白紙黑字的條款如同一道道“催命符”,要求閃回科技在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合資格的首次公開發售。
這是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也是閃回科技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資本市場的殘酷,在於它不會對任何人留情。每一輪融資都像是在賭桌上加註,籌碼越堆越高,風險也越來越大。
時間的沙漏已經流逝,截止日期已過,閃回科技未能如期上市。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那些對賭協議中的條款可能被觸發,意味着閃回科技可能面臨鉅額的贖回壓力。
這不是簡單的時間競賽,而是一場關乎生死的較量。
二
這裡就有一個關鍵的問題:爲什麼閃回科技會陷入如此困境?難道僅僅是因爲上市失敗嗎?當然不是!這背後還隱藏着更深層次的原因。
閃回科技主要靠回收和銷售二手消費電子產品賺錢。這聽起來似乎是個不錯的生意,但實際上卻充滿了風險。
二手市場的水有多深,想必大家都清楚。
二手手機回收行業的特性,決定了其高昂的運營成本。無論是從消費者手中收購還是向下遊銷售,中間環節過多導致利潤空間被極大壓縮。
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價格波動大,而且消費者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
閃回科技的加入,無疑是想在這個市場中分一杯羹,但市場的盛宴不是人人都能享受,閃回科技能否在這場盛宴中吃得開,還得看它的胃口有多大。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閃回科技顯然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好。
它的營收雖然年年攀升,市場份額穩居前三,看似風光無限,但剝開數據的外衣,我們看到的卻是虧損卻一直如影隨形,盈利能力缺失,高度依賴上游廠商,利潤微薄,現金流緊張。
2021年至2023年三年間的虧損分別爲約4870萬元、9910萬元、9830萬元,截止至2024年6月30日,虧損金額仍有4010萬元!
首先,閃回科技的高度依賴上游廠商,是其盈利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
作爲一家回收企業,閃回科技需要從手機廠商那裡獲得大量的回收貨源。這種依賴關係,使得公司在議價能力上處於劣勢,導致回收成本高企,利潤空間被壓縮。上游廠商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對閃回科技的盈利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其次,利潤微薄是閃回科技面臨的一大問題。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爲了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回收,公司不得不提高回收價格,同時降低銷售價格。
這種策略雖然有助於市場份額的擴大,但卻嚴重侵蝕了利潤。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以價換量的做法逐漸暴露出其不可持續性。
最後,現金流緊張是閃回科技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在高增長的外表下,公司爲了維持運營,不得不持續投入資金,用於採購、運營和市場推廣。然而,由於盈利能力不足,這些投入並沒有帶來相應的現金迴流,導致公司現金流緊張,甚至可能出現資金鍊斷裂的風險。
隨着更多玩家涌入二手電子商品交易領域,價格戰愈演愈烈。
爲了搶佔市場份額,不少企業不惜以犧牲利潤率換取規模增長,紛紛打起了價格戰。你便宜一塊,我就便宜兩塊,甚至有的商家爲了吸引眼球,不惜虧本賺吆喝。
這對於資金鍊本已脆弱的閃回科技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三
IPO,對於許多企業來說,似乎是通向財富自由的捷徑,但對於閃回科技而言,它不過是一劑暫時的止痛藥。
即使IPO成功,緩解了眼前的財務壓力,卻無法根除公司的長期問題。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商業模式,閃回科技將難逃衰落的命運。
在這條充滿荊棘的上市之路上,閃回科技面臨的不僅是市場的冷眼,還有競爭對手的虎視眈眈。
市場態度,這是閃回科技IPO之路上的第一個嚴峻挑戰。萬物新生上市後股價的暴跌,如同一個警鐘,敲響了市場對於二手回收企業估值過高的警醒。
閃回科技在市場上的表現,特別是其IPO後的表現,將受到市場的密切關注。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公司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個位數,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其業務模式的疑慮。
競爭方面,閃回科技在市場上的地位並不穩固。雖然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專注於線下以舊換新的手機回收服務提供商,但其市場份額與行業前兩名相比有明顯差距。
例如,2023年,愛回收的市場份額爲9.1%,轉轉的市場份額爲8.4%,均高於閃回科技的1.4%。這種市場份額的差距表明,閃回科技在與主要競爭對手的競爭中處於劣勢。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閃回科技如同一個孤獨的鬥士,面對着強大的敵人,每一刻都在爲了生存而戰。
除此之外,閃回科技還面臨着消費者口碑的挑戰。公司在黑貓投訴、消費保、知乎等多個平臺上,針對閃回科技的投訴層出不窮。
這些投訴主要涉及欺詐、產品質量有瑕疵、售後服務不及時、故意壓低收購價格、驗貨報告不屬實、退款遲遲不到賬等問題。消費者投訴平臺上,這些問題的累積,如同蟻穴之潰,逐漸侵蝕着閃回科技的品牌形象。
在回收行業中,亂象頻發,消費者對於回收服務的信任度普遍不高。
閃回科技如果能夠解決這些行業痛點,優化服務流程,保障消費者權益,就有可能建立良好的口碑,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戶。
IPO對於閃回科技來說,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終點。
若不能解決消費者信任問題,即便IPO成功,也難以長久。在這場資本的賭局中,它能否翻盤,還是最終翻車,時間會給出答案。而我們,只需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