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馬英九的怨嘆
文/楊志良
近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砲轟馬英九總統執政三錯,證所稅、十二年國教及油電雙漲。朱是繼任的黨主席,曾任馬政府的行政院副院長,是當前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並非升格爲總統頭家的離職官員,如此切割,是否被認爲一切爲選票或不夠厚道還是其次,我們真正要問的是,這三件事哪件不該做?做對的事情卻落得鎩羽而歸,是因爲馬總統在不對的時機,用了不對的人或方法,沒想到在今日被自己的繼任者落井下石。
首先,馬總統應該在人氣最高的時候從事改革。臺灣是民粹社會,全民擁戴的時候,做什麼都是對的,例如目前柯P正在鋒頭上,敬老金改爲排富、公車要漲價,議會頂多酸兩句,還不是安全過關。瞻前顧後,光環一失,只要有民代、名嘴挑毛病煽動民粹,就做什麼都是錯的。
再者就是合理的漲價,應有配套措施,不要被民衆認爲是政府搶錢,而是政府需要經費做正事。柯P要把排富省下的敬老金用來辦理老人關懷據點及長照,錢花在刀口上,不但情理上都說得過去,目前過得還可以的老人被排富,大概也難以抱怨。當年中油虧損連連,不漲不行,若將漲價收入,一部分用以減少計程車司機們的稅金,或加強對弱勢者的照顧,反彈一定小多了;而電費漲價也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論述的能力,如果中油、臺電去除原料(原油、煤炭等)的成本,生產石油、發電的效率,沒有比其他鄰近國家高,進口的原料漲了,價格當然該漲,否則用油用電多的大戶,利用低價油電成本多賺的錢,通通自己拿走了,造成的虧損反由全民稅金貼補,正義何在?政府可舉多個富豪用電、用油爲例,計算全民花了多少錢貼補他們,向小民們宣導,反彈相信可以小得多。
當年健保虧損600億元,幾乎破產,要漲保費民衆必然反對,衛生署製作海報張貼於各醫院、診所,說明健保對民衆提供何等保障,及與世界主要國家費率相比較,又承蒙李家同、孫越、陳樹菊多位社會公義人士挺身拍攝短片,製成光碟在各醫院診間播放,低成本、高曝光率。再者來者不拒,電視、電臺、報紙,只要邀約就前往說明、辯論,就是被批判甚至謾罵,也是解釋的良好機會。結果半年後健保費率由4.55%調升至5.17%,沒人上街頭,也沒人要求署長下臺,連批判反對的聲音都沒有,健保滿意度反而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85%。由於勇於辯護及宣導,民衆對衛生署的滿意度也全年都是各部會中第一,達到七、八成。
而中油在全國有多少加油站?每個家戶每月也都有收到電費通知單,這都是良好的溝通媒介,可以用以宣導臺灣油電在附近國家地區中是最低的,及漲價爲何符合社會公平,但卻不見有人好好利用。經濟部、中油、臺電的負責人,也未在媒體大力宣導及接受挑戰,只能說這些官員沒有擔當,或說馬英九沒有用對人,用了一批怯戰的官員。
至於12年國教該不該排富更是可笑,排不排富都對。不排富,因爲國民教育是義務教育,本該一體適用,反正富人本來交稅就較多,爲了實現十二年國教,就是實施後對富人要求再多交一點稅,也無妨。若說排富,因爲國家一窮二白,大家共體時艱、互相幫助,生活較過得去的交學費,讓窮人免學費,也說得過去,都有正當性。政府施政最忌父子騎驢,府、院、部相互打臉,朝三暮四,讓民衆莫衷一是。
對的政策,用錯的方法,當然灰頭土臉。有言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國民黨落得今日,領導者能無責任乎?
●作者楊志良,亞洲大學健康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