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到貨時間頻改口 「政客攪局」致疫情崩壞

臺灣首批AZ新冠肺炎疫苗於3月22日纔開始施打,行政院蘇貞昌帶頭率先接種,已經落後世界各國很多。(圖/行政院提供)

臺灣疫情如此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的第3個敗筆,則是疫苗採購政策。根據「彭博社」發佈的4月「全球抗疫韌性排名」,臺灣從第4名下降到第5名,主因正是「疫苗施打進度不夠快」,嚴重落後其他國家

面對本土新冠確診案例大爆發,5月12日,總統英文民進黨中常會前發表談話,呼籲國人不要恐慌,強調醫療系統防疫物資都相當完備,但她的安撫行動卻沒能抑制全民恐慌,依然有大批民衆到大賣場「搶糧」。

此外,恐慌的民衆也開始搶打疫苗,5月13日單日施打英國AZ疫苗的人數創下新高,共有21394人;14日更增加爲32351人,再寫歷史。蔡英文雖再次呼籲團結防疫,並保證「臺灣向國外訂購的疫苗,6月後就會進入分批交貨」,且第一波國產疫苗,預計7月底可以開始供應

但本刊調查,早在4月中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就宣稱「美國德納(Moderna)疫苗將於5月到貨」,不過5月初,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改口「希望6月以前可以收到第一批」。只是,由於蔡政府的「疫苗信用」已經破產,這一切仍在未定之天。

雖然截至5月14日止,共有186149人施打疫苗,但也僅佔全臺總人口的0.78%。其中的主因之一,要歸咎蔡政府之前「疫苗跳票」的黑歷史。

一名資深醫界人士氣急地說,臺灣的疫苗政策資訊長期不透明,「未來願不願意?能不能再向國外購買疫苗,仍然是個謎!」他認爲,如果去年9月衛福部透過東洋買到美國輝瑞(Pfizer)疫苗,疫情不致惡化至此,當初從中攪局政客,未來必將受到公評

立委高虹安分析,如果不包含未來的國產疫苗,盤點前臺灣洽購到的疫苗,只有近2千萬劑,就算全部到位,以每人施打2劑推算,國人施打率還不足5成,「政府避險政策務必國產研發和國外疫苗雙管齊下。」前臺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則臉書粉絲頁表示,目前已有「混打」不同新冠疫苗的相關實驗,或許未來也會是其中的選項之一。

去年臺灣東洋藥品控訴在爭取德國BNT疫苗授權時遭政府攪局,如今臺灣疫苗嚴重缺貨,該公司17日也傳出員工確診的消息。(圖/臺灣東洋藥品公司提供)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