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艾草的出路在哪?
在淄博市沂源縣,水果、桔梗、艾草種植等一產豐富,這樣的一產如何帶動鄉村振興?在淄博市沂源縣南魯山鎮,一株艾草撬動了一產,帶動了二產和三產,不僅解決了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問題,還帶動了村民共同富裕。
4月1日,在沂源縣南魯山鎮流水村,記者見到了一個艾草種植、深加工基地。
南魯山鎮位於丘陵地帶,平均海拔超過600米,這裡砂土和砂壤土的肥沃土壤孕育了豐富的藥用野生植物,尤其是艾草等特色中草藥。爲此,流水鍶鄉、三岔故里、金色大坡三個黨建共同體攜手合作,成立了山東艾天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艾草進行全產業鏈開發運營。
這個公司的種植和加工基地就在流水村。
“在最初的艾草初加工階段,我們就動員附近村的富足勞動力參與進來。”南魯山鎮三岔店村黨支部書記、山東艾天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蘇童介紹,在流水村、車場村、絲窩村、璞邱村都存放着公司提供的艾條加工設備,村民閒暇時使用這些設備加工艾條,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計件工資每天有80元到400元的收入。
今年年初,沂源縣人社局提供了400萬元的創業擔保資金,爲公司進行艾草深加工和銷售提供了源頭活水。“今年年初,我們接到艾草產品深加工的大訂單,附近的村民連續2個半月穩定就業,每人每個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
記者瞭解到,南魯山鎮依託艾草產業,通過“二產帶一產促三產聯民生”的共富模式,帶動了村民就業,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爲其他地區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此外,沂源縣人社局還立足區位特色,發揮創業典型示範引領帶動勞動者實現家門口就業。返鄉創業大學生陳義衝,依靠南魯山鎮大規模種植20年的桔梗產業,創辦沂源鑫悅桔梗加工有限公司。他號召30家桔梗加工企業,成立了沂源桔梗產業協會,創新推行“協會+企業+共富車間+共富站點”的致富模式,通過手工加工桔梗帶動1200餘人家門口就業增收。“十大返鄉創業農民工”陳長海創辦尊海食品有限公司,充分發揮魯中山區優質林業資源優勢,通過“訂單農業”帶動發展原料標準化種植,以當地果蔬爲原料,利用真空低溫脫水工藝加工生產水果蔬菜脆片產品。在提高農戶果蔬種植收益的同時,吸納附近村居富餘勞動力、留守婦女、大齡就業困難青年120多人到企業打零工,從事分揀、包裝、打碼、裝箱等崗位工作。
記者從沂源縣人社局瞭解到,爲了增強小微實體發展活力和吸納就業能力,2023年以來他們爲36家小微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491.8萬,其中爲彩瑞刺繡公司發放擔保貸款200萬元,爲山東艾天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00萬元,注入資金“活水”助推小微企業壯大發展,擴大經濟實體吸納就業能力。
(大衆新聞·魯中晨報記者王曉明 李科 任靈芝 通訊員唐豔 張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