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左派史學大師 霍布斯邦逝世 享年95歲
被譽爲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史學家之一的英國左翼史學大師霍布斯邦(Eric Hobsbawn),10月1日在倫敦一家醫院病逝,享年95歲。
霍布斯邦最享譽的經典著作是「年代四部曲」,勾勒出從法國大革命至冷戰結束的西方歷史,被視爲認識近代史的重要入門書。英國廣播公司 (BBC)爲霍布斯邦撰寫訃聞,讚揚他是「英國首屈一指的歷史學家、過去50年最重要的知識分子之一」。
霍布斯邦的女兒茱利亞(Juila)證實,父親在1 日清晨辭世,並透露他生前患白血病已有一段時間,最終因肺炎病逝。霍布斯邦是猶太人,1917年出生於埃及阿歷山大港,父親爲商人,母親則是作 家,14歲成爲孤兒,跟隨叔父在柏林定居,並在當地加入共產黨。他後來爲逃避納粹而前往倫敦留學,考入劍橋大學讀歷史,畢業後在倫敦大學任教,1960年 代起開始聲名鵲起。
他最享負盛名的作品是由《革命的年代》(1962)、《資本的年代》(1975)、《帝國的年代》(1987)和《極端的年代》(1994)組成的「年代四部曲」,以左翼史觀刻劃由法國大革命至冷戰結束的西方歷史。這套書橫跨兩個世紀,被翻譯成近40種語言。
「年代四部曲」的史學取向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書中重點並非在國際舞臺上呼風喚雨的政治領袖,而是潛藏於歷史中的經濟和社會力量,連被視爲右翼的英國曆史學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也譽之爲「任何人學習現代歷史的最佳入門書」。
加入共產黨惹爭議
霍布斯邦直至1991年英國共產黨解散前夕,都是該黨黨員。他的共產黨背景曾爲其著作帶來爭議,尤其是包含大幅篇章描述冷戰歷史的《極端的年代》一書,受到保守派和自由派學者質疑,指他對前蘇聯統治的殘暴忽略不提,有美化共產主義之嫌。但他強調,自從1956年蘇聯入侵匈牙利後,他「實際上已不再是共產黨員」。
霍布斯邦生前與英國工黨關係密切,被視爲工黨從1980年代暮氣中走出的幕後推手,他以個人學識協助工黨前黨魁金諾克(Neil Kinnock)推行改革,奠定貝理雅上臺的基石,但他後來對後者在伊拉克戰爭追隨美國的做法公開表示失望和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