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洞村有個“扶貧專家”工作站
新華社記者賈啓龍
位於桂北山區腹地的永福縣漁洞村,漫山遍野的桔樹掛滿了金燦燦的砂糖桔。
“我們村的砂糖桔盛產期就在春節前後,正處於產量和價格的雙高峰。”漁洞村村支書王建華說,在“扶貧專家”工作站的指導帶領下,漁洞村從傳統的魚米之鄉轉身爲全國聞名的砂糖桔生產基地。
2016年,桂林警備區與漁洞村結對幫扶不久,就成立了由扶貧工作隊、村委班子、農技專家和產業大戶組成的“扶貧專家”工作站。
“在漁洞村建‘扶貧專家’工作站,目的就是對事關脫貧攻堅的大事科學把關定向,避免錯誤決策。”桂林警備區政委王致說。
當時,漁洞村正面臨着尷尬境地:多年的魚米之鄉,豐產卻不增收。轉型,卻不知路在何方。
爲了尋找發展出路,桂林警備區領導帶着漁洞村的“扶貧專家”工作站成員一路南下,遍訪種植大戶,奔波商貿市場。
砂糖桔,適應桂北溼潤氣候,盛產期正值春節前後,產量高,價格好。最終,經反覆調研論證,“扶貧專家”工作站確定了漁洞村依託砂糖桔脫貧的思路。
2017年底,漁洞村率先種植成苗砂糖桔的種植大戶,就以每斤6元的收購價,賺了個盆滿鉢滿。目前,漁洞村種植砂糖桔面積高達4600餘畝。
5年來,漁洞村的“扶貧專家”工作站,圍繞砂糖桔穩產增收做了大量工作。黃龍病暴發後,邀請農業專家到田間地頭,現場“把脈診治”;爲了運輸方便,協調軍地多個部門投資修路,並建起貨物轉運場;邀請農業領域知名院士傳經送寶,多措並舉將漁洞村打造成“中國富硒砂糖桔之鄉”……
近兩年,隨着砂糖桔價格回落,漁洞村“扶貧專家”工作站在桂林警備區指導下,及時調整工作思路,確定發展羅漢果種植,實施產業轉型。目前,漁洞村先期試點已種植羅漢果40餘畝。
“除了對村裡的產業走向把關定向外,我們還對其他事關脫貧的重大事項進行決策。”永福縣人武部政委李驥說。
漁洞村長年空置的小學校舍,以每年2000元的金額租賃給一家食品廠。因不具備教學條件,附近村寨的孩子只能到縣城上學。“扶貧專家”工作站考察幼童教育情況後,建議將校舍改建成可容納300名孩子的幼兒園。
18日,桂林警備區、永福縣教育局等部門來漁洞村現場辦公解難。縣委主要領導現場拍板:根據現行教育政策,在漁洞村荒廢校舍原址,建設一所可輻射附近村寨的大型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