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排隊拉麪大評比 一風堂、山頭火、面屋緣
圖、文/遠見雜誌
什麼店午後2點仍大排長龍,讓排末端的客人心甘情願等150分鐘?什麼餐廳設於百貨地下街,晚上8點膽敢告示「因等候人潮洶涌,……暫時停止收客」?哪家店刻意隱身於巷內,只賣一種味道,卻成爲熱門排隊店?答案都是拉麪。
今年4月,SOGO復興館引進旭川拉麪山頭火,開幕一個月,排隊熱潮絲毫不減。
5月,因節目電視冠軍爆紅的一風堂,與乾杯集團合作,在中山北路開出第一家店,更是臺灣拉麪市場一大里程碑。
就連稍早開在敦化安和小巷、只有12席的京都拉麪面屋緣,也因部落客口碑延燒,用餐時間人潮絡繹不絕。
十年前,臺北也有一陣拉麪熱潮,包括玫瑰緣別館、樂山娘、樂面屋與赤?;2007年後,花月嵐、面通屋(原誠屋)、旺味、山小屋與屯京等相繼開幕,也數度引起波瀾。
今年,拉麪之所以飆風再起,熱度前所未有,主要是進駐的拉麪店家,都是日本強檔連鎖名牌,在臺知名度高;保證原汁原味外,味型更精細多元。
本期,日本食玩達人林嘉翔與前《蘋果日報》美食組長張瑀庭親自領隊,探訪今年開幕、話題最高的一風堂、山頭火與面屋緣,三種不同風味的拉麪。
傳統博多拉麪店是男性勞工快速解飢的專屬空間,環境油膩欠佳,女性不得其門而入。但出生於福岡的河原成美不信邪,1985年創一風堂,先是獨創過濾湯頭的方法,接着又改善用餐氛圍,放爵士樂,向女性大衆敞開大門。
這連串的改良,不但讓河原成美成爲電視冠軍三連霸的拉麪王,也讓一風堂風靡全日本,甚至帶日本拉麪走上國際舞臺。
博多拉麪以熬煮多時、厚重白濁的豚骨湯頭聞名,卻也是許多人望之卻步的原因。成原河美改良的「白丸元味」,以豬大骨與豬頭骨共熬20小時,湯頭濃郁混雜,再運用獨門方法留住菁華,過濾掉腥羶肥油。喝起來,順醇回甘,又帶有一絲說不出是苦味還是什麼的豬雜香氣,持續打轉。
只不過,即便改良後的湯質清爽,口味仍略嫌過鹹。喜歡喝大骨湯的張瑀庭表示,從第一口到最後一口都是鹹,「太沉重了,後段或可壓生蒜或灑白芝麻。」林嘉翔則是建議,男性第一碗麪先別喝湯,加面後再喝,味道較適中。
博多拉麪另一特點是細直面。一風堂的秘製「極細面」,嚼勁十足,河原成美曾提到,85%的熟度可嚐到麪粉麥香,口感最好。爲此,他還研究水的化學成分組合,完全發揮職人精神。
林嘉翔解釋,一風堂的細直面易吸收湯汁,又不會像一般卷面,附着太多而油膩,最宜搭配豚骨湯頭。「剛開始,麪條的口感偏硬,但吃到後來,麪條與湯汁交織,彈韌有勁,薄切叉燒的肥瘦比例,拿捏也很得當,」張瑀庭稱讚。
林嘉翔印象中的博多拉麪,通常配有清爽解膩的紅姜、酸菜或辣豆芽,可惜一風堂沒有提供,或需額外付費。而一風堂引進或開發的小菜與副食,如「叉燒小刈包」與「一口酥炸牛舌」,創意十足,但太濃厚,失去平衡作用,還有進步空間。
「禁臠」,通常用來比喻不容與別人分享的珍寶,追溯至最早的《晉書》,指的就是有霜降之稱的豬頰肉。由於口感肥脆爽美,文豪蘇軾也視之爲老饕必嘗的珍饌;但整頭豬隻有兩小塊,又被譽爲「黃金六兩」。
而「黃金六兩」,正是山頭火特製拉麪的特製叉燒,「油花分佈與軟嫩度,讓人意猶未盡,」張瑀庭說。
山頭火的叉燒,普遍特出。一般鹽味拉麪的厚片叉燒,選用臺灣豬五花,肥瘦適中,脂潤融口;滷煮過程,沒有過分調理,自然入味,連標準嚴苛的林嘉翔也評道:「有達到日本水準。」
有趣的是,由豬骨、野菜、鱈魚乾等各式材料熬煮而成的湯頭,鮮甜鹹香,有什錦麪的味道,特對臺灣人的味。其中,湯中浮有一點去膩用的梅子,獨具巧心;辣味噌湯加了麻油,香氣層次更顯豐富,實爲驚喜,也值得一試。
相較之下,山頭火的細卷面,就不太來勁。張瑀庭對於他以正常速度食用,面卻逐漸糊掉,很是失望。林嘉翔認爲,標準的旭川拉麪應是白卷面,山頭火的拉麪,鹼水放得多,類似油麪的味道也偏重。
此外,山頭火菜單上有許多北海道特色餐點,品項組合超出一般拉麪專門店許多,豐富多樣,更像大衆食堂。但定食搭配墨魚飯與煎餃,擺盤凌亂,甭論味道口感,C∕P值(性價比)低。
本次採訪用餐,從周間下午2點半開始排隊,等待40分鐘;用餐、聊天、付錢離開卻只花了28分鐘,出來還有10多位在排隊點餐,足見服務流程之順、效率之高。
面屋緣 湯頭細緻面Q彈 風味無窮
有別於來勢洶洶的一風堂與山頭火,位於敦化安和商圈巷內的面屋緣,門面隱密,可說是非常低調。入內後,長條型的吧檯,僅容12席。菜單上,只有沾面或湯麪兩種選擇,一天至多隻賣200碗。
來臺五年的日籍店長田中隆匡,原是知名日本烘培公司的師傅,因緣際會,認識高倉二?集團的老闆,遂引進旗下「餘香」,講究「醫食同源」,有別於一般拉麪。
其中,沾面選用帶殼小麥研磨的麪條,現煮後立即冰鎮30秒,沾裹魚介豚骨熬煮20小時的溫熱湯汁,拌着簡單的菠菜與苜蓿芽,搭一口份量足達70公克的炙燒梅花叉燒,小麥與柴魚的香氣瀰漫齒間;用完面後,剩下的湯汁衝上昆布高湯,滑溜下肚,濃醇卻清爽順口,最後再啜一口普洱與香片特製的涼茶,這滿足感,讓面屋緣一天營業六小時,也能翻桌16次。
「最驚喜的是麪條,我很少吃到用全麥粉做出來的拉麪,像是蕎麥麪,但冰鎮後,又比蕎麥麪好,Q度夠,」林嘉翔說。
沾面放冷後,湯汁呈深褐色的濃稠狀,滿滿的膠質,這才知道,吧檯前師傅不斷以大木杓攪拌的高湯,多費功夫:豚骨與豬腳熬煮20小時,最後加入三種魚乾、三種柴魚和昆布混煮而成。沾面又比湯麪多加了一匙神秘醬汁,據說由香菇、日本兩種濃淡醬油調配而成,增添多層次雋永滋味。
「面屋緣的湯頭細緻,這是一種屬於歷經風霜與磨練後,成年人才懂得體會的湯頭,」張瑀庭說。
一般拉麪叉燒用的是五花肉,但面屋緣採用瘦肉比例較高的梅花肉,來自屏東的活菌豬,上桌前炙燒香味撲鼻,張瑀庭很喜歡,搭配濃稠的湯頭剛好;林嘉翔則覺得偏柴,炙燒也不健康。
張瑀庭指出,面屋緣的湯頭與麪條每天現熬現做,整體氛圍也是爲客人量身訂做,跟中央廚房所能給人的感動完全不一樣,即便交通不便,品項太少,「但來這邊的人,通常懂得什麼是好東西。」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6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www.gvm.com.tw】【搶救溼地!參與青少年環境志工行動請上: http://www.gvm.com.tw/event/2012thinktheearth】
►►►更多【遠見雜誌】好看內容都在《ETtoday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