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種蓋斑鬥魚覆育有成 一天可吃300多隻孑孓

臺灣原生蓋斑鬥魚。(照片新北農業局提供)

地方中心/新北市報導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於21日召開一場臺灣原生種蓋斑鬥魚覆育成果記者會。農業局表示,原本生活溪流溝渠田野間的原生種蓋斑鬥魚,因環境污染及棲地遭受破壞逐漸消失,一度瀕臨絕種而列入「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民國86農業局在中部尋獲6 尾原生種而開始覆育, 88年突破繁殖技術,開始大量繁殖,並覆育野放至二重疏洪道貢寮平溪雙溪等原生環境,經過十多年來的努力,終於在98年由「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除名。

農業局局長廖榮清表示,大家可能不知道,蓋斑鬥魚可是相當厲害的天然滅蚊器!蓋斑鬥魚嗜吃蚊子幼蟲孑孓,一隻成年蓋斑一天就可以吃掉三百多隻孑孓,比大肚魚和孔雀魚厲害得多,正是防治登革熱好幫手。近年來農業局推廣蓋斑鬥魚分送給各級機關、學校社區團體,除了防治病媒蚊孳生,更是環境教育的最佳活教材

農業局表示,臺灣原生蓋斑鬥魚由公魚挑起孵卵及育幼重擔,彼此情投意合看對眼纔會交配。成年蓋斑鬥魚1天可吃300只孑孓,是環保鬥士。此外,蓋斑鬥魚外觀色彩鮮豔美麗,還有一個叫「迷器」的特殊呼吸器官,不必透過水作媒介,就能呼吸空氣中的氧氣,這使得牠在低氧高溫的環境中也能生存,非常適合普羅大衆飼養。民衆不妨在室內、外積水容器內飼養一、兩隻本土原生種的蓋斑鬥魚,既美觀,又可有效防治登革熱病媒蚊孳生。

新北市瑞芳區「諾亞原生溪魚學校」--吉慶國小校長鬍銘浚則表示,該校透過5、6年級的20名「原勇士」投入覆育,「透過蓋斑鬥魚的養殖教學,讓小朋友觀察蓋斑鬥魚的生活習性,是最好的生態、生命教育的活教材。」 88年起投入覆育的瑞芳區吉慶國小總務主任時德平指出,75缸的蓋斑鬥魚除要防範飛鳥天敵的威脅,魚卵產出後要將母魚隔離,成長2周後要隔離公魚,完全由人工接手,覆育成活率低,一胎魚卵600顆頂多存活6尾小魚,有時候也會全缸覆沒。新北市政府農業局除了積極覆育蓋斑鬥魚外,近年也致力於許多保育工作,如毛蟹九孔放流、封溪護漁、溼地及蓄水梯田覆育工作,還有植樹造林、原生植物覆育、防治樹木疾病及清除外來入侵種(互花米草、小花澤蘭)等保育行動。農業局特地選在傳聞是世界末日的今天,用行動來告訴大家如何愛護我們的地球,特別具有意義。